2.在孩子答應願意自己照顧小動物時,父母要抓住契機,滿足孩子飼養蝌蚪、蠶、金魚、小兔子等小動物的願望。
3.父母可以教給孩子一些飼養、照顧小動物的方法,比如要定期為蝌蚪、金魚換水,換水時不能用手抓,必須用網兜,以免傷害小動物;給蠶、小兔子喂食時要把桑葉、菜葉、胡蘿卜上的水擦幹淨等。
有的孩子想購買小動物隻是覺得一時好玩,還沒有對小動物產生愛的情感和照顧的責任意識。父母在開始可以先教給孩子照顧、飼養小動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並和孩子一起照顧小動物,漸漸地鼓勵孩子、提醒孩子獨立照顧小動物。對孩子的愛心和責任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
孩子對動、植物的愛和對父母、長輩、同伴的愛是相通的。一旦一個孩子對小動物有了一顆柔軟的心,那麼孩子的愛心將會輻射到方方麵麵。
表情變變變
和孩子一起辨認各種表情,鼓勵孩子想像各種表情產生的原因。
讓孩子了解到別人處於不同的心情狀態下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玩法指南
1.爸爸媽媽出示圖片或直接做出微笑和哭泣這兩種不同表情(用眼睛和嘴巴來表示)。
2.引導孩子說一說:“這兩種表情表示怎麼樣的心情呢?如果是你在笑,你因為什麼事情高興呢?如果是你在哭,又是為什麼呢?如果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呢?”
當孩子不能說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什麼笑、為什麼哭時,可以請孩子親自去問問他們並請他們真實地回答,給予孩子教育上的配合。
對於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還可以增加大笑和發怒的表情,並問問孩子如果他們自己或見到別人有這樣的表情時應該怎麼做。
爸爸媽媽抬大轎
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
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使他願意把父母當成朋友,願意和父母說心裏話。
1.爸爸媽媽充當“轎夫”,分別將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對方的右手腕。
2. “轎夫”蹲下,讓孩子將兩腿分別跨入“轎夫”的雙手臂之間,兩手分別搭在“轎夫”的肩上。
3. “轎夫”起立,自由行走。
4.此遊戲可重複進行。
父母與孩子經常進行此類親子遊戲,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使孩子能體會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
在玩此類遊戲時,父母和孩子都要注意安全。以安全為前提快樂地進行遊戲是很重要的。
有用的小刺蝟
讓孩子知道不要為自己身體上的“特殊”感到難過。
讓孩子懂得要關心和團結那些身體上特殊的小夥伴。
1.當孩子因為自己的“特殊”受到同伴的排斥時,父母要及時為孩子講述這個故事安撫孩子的心靈。
2.講完故事後可以問一問孩子:“小動物們剛開始時喜歡小刺蝟嗎?這樣對嗎?後來呢?”“小刺蝟的刺有用嗎?它是怎麼幫助大家的?”“你喜歡小刺蝟嗎?為什麼?如果小刺蝟把身上的刺都拔了,它會怎樣呢?。
問一問孩子:你像不像一隻小刺蝟?或你們班有沒有像小刺蝟一樣的小朋友?你應該怎樣做?
孩子的情緒會有反複性。當孩子再次因為小朋友的排斥感到不開心時,父母可以把孩子摟在懷裏再次對他說《有用的小刺謂》的故事,或者輕輕地告訴孩子:“你是爸爸媽媽最喜歡的小刺蝟。”讓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有用的小刺蝟
動物幼兒園裏來了一個新同學,大象老師介紹說:“他叫小刺蝟。”
動物小朋友們一看,呀,這個小刺蝟,樣子多難看:尖尖的嘴巴,小小的眼睛,灰灰的身子上長了許許多多像針一樣的小刺兒。
大象老師讓小刺蝟坐在小雞的旁邊。小雞噘著尖嘴巴說:“身上有那麼多的刺,會把我刺疼的!”
大象老師讓小刺蝟跟小兔坐在一起。小兔也搖搖頭,甩著長耳朵說:“不要,不要!我才不跟小刺蝟一起坐呢!他的樣子多嚇人。小動物們誰也不願意和小刺蝟一起坐。
下課了,小動物誰也不帶小刺蝟一起玩。
小刺蝟真傷心呀!都怪這些害人的刺!小刺蝟真想把它們全拔掉,可那些刺兒長得真牢,用力一拔,疼得要命!
小刺蝟沒辦法,哭著回家告訴媽媽。
刺蝟媽媽笑了,說:“傻孩子,這些刺兒有時候還挺有用呢,我告訴你……”刺蝟媽媽在小刺蝟耳邊說了一些話,小刺蝟抹掉眼淚,
笑了。
一天,大象老師讓小動物們帶上些好吃的的東西去郊遊。小貓嘴裏叼著小魚,小兔嘴裏叼著嫩青菜,小雞嘴裏叼著大青蟲……大家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出發了。
大象老師說:“我們一起來唱一支快樂的歌吧。小動物們都愛唱歌。可是,這會兒大家嘴裏都叼著東西呢,怎麼唱呀?隻有小刺蝟不是這樣。他帶的棗子,全插在自己的刺上麵,壓根兒不用嘴叼。
小刺蝟對大家說:“你們別急,我有辦法!”他讓大家把小魚、青菜什麼的全放在地上,自己在上麵打了個滾,一骨碌爬起來,嗬!那些東西全插在他的背上了!
大家看著小刺蝟這個樣子,都笑了,說:“小刺蝟身上的刺真有用,還能掛東西呢!小刺蝟的身上什麼好吃的都有,可以開點心店啦!”
大家高興地唱起了歌:“啦啦啦,啦啦啦,我們有個好夥伴)也的模樣很奇怪,身上的刺像針一樣尖)也是個愛幫忙的好朋友,我們都喜歡跟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