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分邊說邊玩篇(2)(3 / 3)

您坐這裏吧

教育孩子要關心長輩,能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孩子體驗關心別人帶來的快樂。

1.找3張椅子,父母和孩子共同布置公共汽車場景!

2.爸爸扮演司機,坐在最前排,身後按順序放2張椅子。

3.媽媽帶孩子“上車”,分別坐在2張椅子上。

4.爺爺拄著拐棍上車,媽媽主動給爺爺讓座,說:“您坐這裏吧。”隨後抱著孩子坐。

5.下一站,奶奶上車,媽媽鼓勵孩子給奶奶讓座,並讓孩子說:老奶奶,您坐這裏吧。”當孩子能正確完成時,全家人給予表揚。

為使遊戲情節更加生動有趣,家人還可以表演殘疾人、生病體弱者、孕婦等角色來引導孩子判斷該不該讓座。

父母不能滿足於孩子在遊戲中的良好表現,還應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學會給別人讓座。

猜猜是誰

增進孩子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全家人的親情,一培養孩子輪流、平等的規則意識。

1.孩子先做猜者,由一個大人負責蒙住孩子的眼睛。

2.家裏其他人學做各種動作,依次從孩子身後走過。蒙眼睛的人做相應描述,如:“學小兔跳的走過去了”,“學小貓的走過去了”。

3.其中有一人走過去時用手摸摸孩子的頭。

4.等所有人走過後,蒙住孩子眼睛的人放開手,讓孩子猜猜剛才是誰摸了他。

5.如果他猜中了,就由被猜中者當下一輪遊戲的猜人者,如果他猜不中,請他唱支歌,並仍由他當猜人者,繼續下一輪遊戲。

引導孩子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知道冬天要給長輩送溫暖。

通過故事內容遷移孩子的情感,讓他嚐試關心家裏其他人。

1.選擇一個寒冷的夜晚,當孩子躺進被窩後給孩子講述這個溫馨的故事。父母要有感情地講述故事,注意表現出故事中一家人的親情。

2.講完故事後問問孩子:“奶奶為什麼一直會覺得很暖和呢?”“你喜歡故事中的歡歡嗎?為什麼呢?”“冬天到了,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奶奶覺得暖和、給奶奶送去溫暖呢?

當孩子想出給奶奶送去溫暖的方法時,比如為奶奶買一條圍巾、買一個熱水袋等,父母要滿足孩子的想法,並讓孩子把禮物親自送給奶奶。鼓勵孩子仔細觀察奶奶的臉,是不是和故事中的奶奶一樣笑得很開心。

提醒孩子觀察冬天裏還有誰怕冷、哪裏冷,可以怎樣關心他、幫助他。

小火爐

歡歡的奶奶年紀己經很大了。奶奶可喜歡歡歡啦!歡歡也愛著奶奶。

冬天來了,天氣慢慢冷了。媽媽給奶奶縫了一床厚厚的棉被,還放在太陽下曬呀曬。到了晚上,歡歡伏在床邊小聲問?“奶奶,您在被窩裏暖和嗎?”奶奶眯著眼說:“暖和,暖和,真暖和!這被子又柔軟又暖和。”奶奶摸摸歡歡的小手說:你媽媽真好!歡歡真乖!”

奶奶笑了,媽媽笑了,歡歡也笑了。

天氣越來越冷了。晚上,媽媽要給奶奶開空調,歡歡馬上為媽媽拿來遙控器。奶奶躺進被窩,高興得嘴也合不攏,笑著說:“暖和,暖和,真暖和!你們娘倆想得真周到!”

歡歡咧開嘴笑了,她看到媽媽也跟自己一樣在笑哩!

這一天晚上,天氣特別冷,屋外下著鵝毛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可是空調怎麼也啟動不了。這可急壞了媽媽和歡歡。

歡歡眨了眨大眼睛,說:“奶奶,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媽媽說我身上熱乎乎的,就像一隻小火爐。今天夜裏,我就跟您睡,好不好?”奶奶高興得摟住歡歡:“好,好!有歡歡睡在我身邊,風雪再大,

我也不冷了!”

歡歡紅撲撲的臉上閃著光亮!她笑著看看媽媽,看到媽媽也在對她笑。

半夜裏,媽媽不放心奶奶和歡歡,就悄悄地走進房裏,開亮了小燈。歡歡緊緊地摟著奶奶睡著,小臉通紅通紅的,真像一個暖烘烘的小火爐!奶奶的臉上微微笑著,好像在說:“暖和,暖和,真暖和!”

彩色的風鈴

鼓勵孩子與同伴一起分享自己好玩的玩具,知道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願意改正錯誤。

1.當孩子有自私的想法和行為時,父母可以在第二天給孩子講《彩色的風鈴》這個故事。

2.講完故事後,可以問一問孩子:

“小動物們來到跳跳家,想摸摸風鈴,可是最後為什麼都走了?跳跳一個人在家快樂嗎?後來跳跳高興嗎?為什麼?。

“你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嗎?你想向後來的小兔子學嗎?”

不要在孩子剛接受過教育批評還在生悶氣的時候給他講這個故事,否則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知道父母仍然在借著故事批評他。等孩子心情平靜了或認識到錯誤時再講這個故事,會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問一問孩子知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錯、哪裏錯了,應該怎麼改。給孩子創造改正的機會,比如再次邀請小朋友到家裏來玩等等。

過新年啦!兔媽媽送給小兔跳跳一串彩色的風鈴。風鈴真漂亮!上麵有各種各樣彩色的小鈴鐺,風一吹,還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真好聽!

悅耳的風鈴聲引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紛紛來到跳跳家作客。“跳跳,讓我摸摸風鈴,好嗎?”小狗憨憨討好地搖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