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媽媽傷心極了,失望地對她的孩子說:“媽媽生病了,你們這樣對媽媽。媽媽愛你們,可是你們一點都不愛媽媽。”鳥媽媽說完張開翅膀傷心地飛走了。
鳥哥哥和鳥弟弟真後悔呀,天天在家裏哭著等鳥媽媽回來。可是鳥媽媽什麼時候才會回來呢?
小雞你冷嗎
培養孩子建立起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讓孩子練習粘貼棉花,促進他們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1.爸爸媽媽從廢舊的圖書裏剪下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形象(稍大一些),準備一些棉花和膠棒。如對孩子說:“冬天到了,這隻小雞好冷啊,怎麼辦呢?”萌發孩子對小雞產生同情心。
2.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各種想法,比如把自己的小棉祆給小雞穿等。
3.拿出己粘好棉花的其他小動物,激發孩子關愛小動物的情感:“小雞穿上這樣的棉衣後,多暖和啊!這樣它們就不用怕寒冷的冬天了。”
4.引導孩子自己探索製作的方法,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操作,學習粘貼的技能。把膠棒裏的糨糊塗在小動物身上,再把棉花一團團地粘上就完成了。
5.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欣賞作品時說:“你看,小雞現在穿上了暖和的棉衣,心裏真高興啊!”還可以拿起一個穿上棉襖的小動物對孩子說:“謝謝你!”引導孩子說:“不用謝。”
當孩子給小動物穿上棉衣後,父母可以用遊戲的口吻讓孩子去問一問穿上棉衣的小動物還冷嗎,建議孩子和小動物說說悄悄話,多關心關心小動物。
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小動物或家裏飼養一個小動物,增強孩子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我有一樣好東西
讓孩子知道擁有好東西時應該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其他小夥伴。
教孩子學會運用最基本的交往語言。
1.定期帶孩子去書店(玩具店),與孩子一道挑選喜愛的圖書(玩具),並讓孩子說說為什麼喜歡這本圖書(這個玩具),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愛惜圖書(玩具)。
2.鼓勵孩子邀請鄰居家的孩子或幼兒園的小夥伴來家裏分享自己的好東西。讓孩子主動向小夥伴介紹自己的新書(新玩具),拿出來給大家看(玩)。
3.事先教給孩子一些相互協商共享物品的方法,比如,你先看,過一會我們交換)青等一下,我馬上就看好了等等。
應關注孩子是誠心實意地願意和小夥伴起分享自己的好東西,還是僅僅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好東西,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應事先告訴孩子他可以怎樣說、應該做,並參與孩子的遊戲,盡量微笑地看著他、鼓勵他。當朋友們走後,請孩子說一說心情和想法,對孩子好的言行以簡單的表揚。
你是我的好朋友
鼓勵孩子大方地與別人交往,讓孩子體驗到有朋友的快樂。
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讓孩子體驗到分享帶來的喜悅。
1.教會孩子學唱《找朋友》的歌曲。
2.爸爸媽媽邀請朋友、鄰居、親戚家的孩子到家中來玩,並事先商定每個孩子都帶上幾樣小禮物。
3.講解遊戲方法:每個孩子一邊唱一邊去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每唱一句,就和一個小朋友拍一次手。當唱到最後一句“你是我的好朋友”時,就和拍手的小朋友交換禮物。
4.鼓勵孩子輪流當找朋友的人,共同分享物品,
父母可為孩子準備一些果凍、巧克力、小袋餅幹等食品,或彩筆、小貼畫等孩子喜歡的小物品當禮物,鼓勵孩子實現與同伴的分享。
每次聚會以4!5名孩子為宜。提醒孩子在歌聲中去找不同的小夥伴進行分享。
遊戲後父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他今天是否開心、為什麼開心?強化孩子體驗分享活動帶來的愉快。
我們一起玩
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辦法和朋友分享玩具!
引導孩子在和同伴一起遊戲、玩耍的過程中,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
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在房間裏布置出一個較溫馨舒適的環境,邀請1!2名與孩子同齡小朋友到家裏來玩。
2.提供給孩子一種新玩具,比如一輛電動小汽車,告訴孩子們這是鄰居王叔叔借給大家一起玩的玩具,不屬於任何人,要大家一起玩。
3.當孩子不會分享玩具時,父母可以適當地教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比如輪流玩。請媽媽放音樂,每個人玩一首歌的時間,他玩的時候別人不能去幹擾,音樂一停就要請下一個小朋友玩。或者兩個人或三個人一起玩,你開給我、我開給他、他再開給你,讓每個人都能玩到小汽車。
在活動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使用禮貌用語。當前一個孩子給下一個孩子玩時,要提醒孩子們說“謝謝”、“不用謝”。
當孩子還不會分享玩具、共同玩玩具時,父母可以給孩子們一些建議和規則,必要的話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會。等孩子學會一些必要的方法後可以鼓勵孩子們想一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都玩到好玩的玩具,並且讓大家都開心。
我愛我的小動物
激發孩子關心、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教孩子學習簡單飼養動物的方法,並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關愛動植物的責任感。
1.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動物世界》、《世界奇觀》等科教片,引導孩子了解動、植物與人類的關係,增進孩子對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