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分邊說邊玩篇(1)(3 / 3)

園園的帽子

星期天,園園帶著剛買的新帽子去公園玩。忽然,一陣大風吹過來,把園園的帽子吹跑了。園園邊追邊喊:“我的帽子,我的帽子。”他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時一匹小馬走過來,說%園園,你為什麼哭啊?。“帽子,我的帽子。”園園指著樹上的帽子傷心地哭著說。小馬說:“別著急,我來幫助你。”小馬跳起來夠帽子,可是樹太高了,小馬夠不著,園園仍舊在哭。“誰在哭啊?。一隻長頸鹿聞聲走來。園園哭著說:“帽子,我的帽子。”長頸鹿說:別著急,我來幫助你。”說完就伸長了長長的脖子去夠帽子。哈!帽子拿下來了,園園接過帽子高興地說:謝謝你們!”

滿足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出外遊玩願望,讓全家人都有一個好心情。

抓住遊玩中的各種機遇,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

1.事先和寶寶共同商量到什麼地方去玩,盡量滿足寶寶外出遊玩的願望。

2.在遊玩的途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各種教育,例如,回答寶寶提出的各種各樣的為什麼;出些小問題考考寶寶等。

3.不要讓寶寶時時處處跟隨自己,找個安全的地方,比如草地上,鼓勵寶寶自己玩一會再回來。

在玩的途中或回家後一定要問問孩子玩得是否開心。爸爸媽媽也要把自己的心情告訴孩子,如果不開心要告訴孩子為什麼。

如果事先商量好的計劃臨時變化,比如遇到下雨或父母要加班等情況,一定要和孩子說清楚原因,取得孩子的諒解,適當地允許孩子有一些情緒發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也很難過,陪孩子一會;或嚐試一起玩一個新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4歲

過家家

讓孩子在遊戲中扮演不同角色,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

鼓勵孩子學說簡單的禮貌用語。

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愉快,這是萌發孩子愛心的基礎。

2.可以改變角色,以孩子最喜歡扮演的角色開展遊戲。比如,遊戲中媽媽可以問孩子:“小貓咪,你一個人玩,會不會孤單啊?”“如果再有一隻小貓咪和你一起玩,你想玩什麼呢?”“我也是一隻小貓咪,我們一起玩吧!”

3.可以以所扮演的角色身份誇獎孩子,表示自己對他的喜愛等,滿足孩子愛的情感需要。

有時候孩子聽不進父母給他提出的意見,如果說多了還會疏遠親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可以借用遊戲的形式,以遊戲中的角色身份給孩子提出意見或對孩子進行表揚,孩子會更容易,也更樂意接受。

父母應經常告訴孩子您很愛他,很喜歡他。特別是在孩子犯了錯、被批評過後也要告訴孩子:“你犯了錯讓我很生氣,但是我們還是很愛你。大家都相信你能改正錯誤。”父母的愛可以觸動孩子愛的心靈,萌發孩子愛的情感和行為。

傷心的鳥媽女

通過欣賞故事,引導孩子知道要去關心生病的關心。

1.與孩子一起坐在舒適的地墊上,讓孩子做好傾聽故事的準備。

2.媽媽出示“小鳥”的長毛絨玩具,引導孩子進行觀察,激發興趣。

3.媽媽用優美的語言講述故事《傷心的鳥媽媽》。

4.故事講完後,媽媽可以問問孩子:“鳥媽媽為什麼飛走呢?”鼓勵孩子說出原因。

5.媽媽再一次講述故事,引導孩子繼續欣賞,

理解故事內容。再問問孩子:“假如你是鳥媽媽的孩子,你會怎麼辦呢?”鼓勵孩子回想自己生病時父母對自己的照顧,說一說自己會怎樣照顧鳥媽媽。

6.表揚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看見爸爸媽媽生病、工作或做家務忙的時候不去打攪,知道要關心、照顧爸爸媽媽及其他家庭成員。

在講故事時要有感情,特別是講到鳥媽媽生病無人照顧時,聲音要輕、要慢,以便引起孩子的共鳴。家裏如果沒有“小鳥”的玩具,可以將故事中的主人公換個角色,改為孩子身邊熟悉的、經常接觸的玩具形象,促使孩子產生認同感。

可以向孩子說一說自己生病的時候有什麼感受、最需要什麼等,讓孩子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做。

傷心的鳥媽媽

樹林裏住著小鳥一家,有鳥媽媽、鳥哥哥,還有鳥弟弟。

在家裏,鳥媽媽很忙碌,也很辛苦。每天一大早她就要飛出去找吃的,找到小蟲後立刻飛回家為鳥哥哥、鳥弟弟穿衣服,喂他們吃早餐。等孩子們都吃飽了,鳥媽媽自己才開始吃,她總是吃孩子剩下的。到了下午,鳥媽媽又要帶著孩子們學飛的本領,一遍又一遍。晚上,鳥媽媽還要給鳥弟弟、鳥哥哥洗澡,等他們都睡著了,她還要洗衣服。

終於有一天,鳥媽媽累病了。她躺在床上難受極了,她多希望孩子們來看看她、摸摸她。可是鳥哥哥、鳥弟弟卻“唧唧喳喳”地吵個不停。一會兒,鳥哥哥說:“媽媽,我餓了。”鳥弟弟說:“媽媽,快給我們找吃的。”鳥媽媽用虛弱的聲音說:“孩子們,媽媽生病了,你們自己找吃的吧。”鳥哥哥和鳥弟弟叫起來:“不行,不行,你快起來,我們餓死了。”鳥媽媽傷心地哭了起來,可是誰也沒有理睬她。鳥媽媽很想喝水,她對孩子說:“給媽媽一點水喝,好嗎?”可是鳥哥哥和鳥弟弟就像沒聽見似的,誰也不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