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讓孩子體會到進步的樂趣。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時,隨時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高度讚賞,即使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顧的問題,父母也要表示關心,承認孩子付出的努力。
在培養孩子藝術才能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關鍵在於理解與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發現、啟發、引導、挖掘孩子的藝術潛能,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也不要自暴自棄,作為父母,應該從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尋找教育的責任。
領導能力,讓孩子從容一生
傳統觀念認為,領導力是天生的,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領導力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得到,這就對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學校已經把學生領導力的培養引入正常教學實踐中,中國的許多教育專家也越來越重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他們發現在領導者的能力中,大多都是可以通過對孩子的培養獲得的,比如胸襟開闊、能與人合作、能支持別人等。這也給家長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指明了道路。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應被視作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
從小鍛煉孩子的領導才能,讓他們能夠在群體中脫穎而出,使他們能夠帶領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業,對社會對個人都非常有幫助。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佼佼者,能夠領導人們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兵兵心裏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自己能當上班幹部。可是,從入學到小學畢業,老師從來沒有任命過兵兵擔任過任何職務。這讓兵兵心裏一直很鬱悶。
升入初中,新學期開學。班裏麵公開投票選舉班幹部,兵兵竟然被意外地推舉為數學小組長。他欣喜萬分,比當了班長的同學還要高興。他覺得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認可了。
放學後,兵兵迫不及待地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我太高興了,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媽媽笑著問:“你考了100分嗎?這麼高興?”
兵兵搖搖頭,歎了一口氣,對媽媽說:“媽媽,你怎麼整天隻關心分數呢?我今天被同學們投票選舉為班裏的數學小組長了!”
媽媽並沒有被兵兵的喜悅感染,反而冷冷地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大喜事呢?不就是一個小組長嗎?又不是班長,當個小組長有什麼好驕傲的!”
兵兵火熱的心情頓時仿佛被冷水當頭一澆,興奮一掃而光,心裏既難過又悲傷。
兵兵媽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渴望當上班幹部,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被同學們選為小組長了,心裏麵有很多的興奮和高興,想與媽媽分享。可是,孩子心中特別珍惜和倍感驕傲的事情,在媽媽眼裏卻如此不值一提,甚至還遭到媽媽的刻意貶低,孩子如同被當頭打了一棒,熱情的火焰迅速熄滅,信心也會迅速坍塌。這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沒有天生的領導者,隻有後天造就的領導者。那些掌管著某一組織、負責著某一居民區或者帶領著某一運動隊的男人與女人,都是盡心盡責的家長們培養出的結果:這些家長們無不遵循了用於培養領導者素質——智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的簡單準則。他們的孩子不會人雲亦雲、隨波逐流;他們會堅持自己的信念,拿出自己的解決辦法。
領導能力無論是在目前,還是在將來,都能讓人受益匪淺。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如果能在班裏及課外活動中表現出較強的領導能力,那麼這要比他或她表現出較高的智力或考出較高的分數,能更準確地預示著他或她成年時的成功。
是否能夠在自己所管的4~5歲的孩子們中間,辨別出哪些是領頭的孩子?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一般這些孩子都比較自信,尊重成年人和與自己一般大的其他孩子,樂意讓別的孩子和自己一塊兒玩玩具,有幽默感,表現出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好奇心。他們總是最先開始做某項事情,其他的孩子們則在一旁觀望,然後在他們的帶領下跟著做。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熱情極具感染力。
那麼,你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呢?以下所講述的八條秘訣可供借鑒。
(1)做一位積極推動孩子前進的家長。孩子的自信心首先來自於家長的鼓勵和肯定。在孩子做事前就告訴他:“我知道你完全能夠做這件事!”等事情做完之後,家長再告訴孩子:“你做得棒極了!”
從孩子開始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家長就應當樹立他的自信心。當孩子蹣跚地走到你的懷抱中時,他就贏得了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勝利;而你對他的緊緊擁抱,就會讓他體驗到成功的歡樂。當這些形成良性循環的時候,他也就會接連不斷地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