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中心對小楠的測驗結果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發現他記憶力不足。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到,他在學習上最大的困難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的記不住,下課後完成作業困難;閱讀課文較好,但背誦課文困難,讀十幾遍都背不下來。
俄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謝切諾夫曾經說過,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記憶是“整個心理生活的基本條件”。的確如此,記憶是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基本手段,離開記憶,人類的智力活動也就無從談起。
我們常聽見父母抱怨:“這孩子腦子笨,記性不好。”當然,我們不否認,記憶力,正如觀察力、思考力、注意力、創造力等其他諸種智力類型一樣,存在個人天賦的不同。但更重要的事實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具有相當了不起的記憶力,而且,隻要運用得當,這種記憶力可以維持到年邁。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頭腦的存儲容量有限,如果記憶太多東西,就會像水從玻璃杯溢出來一樣,不能再被存入腦中。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記憶力差是天生如此,不可改變。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人腦是不會出現像“由於飲食過量,再也吃不進任何東西了”那種情形的。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去記憶任何想要記住的事物。
總之,大腦的容量幾乎是無限的,人人都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父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可以從下麵幾個方麵入手:
(1)培養孩子記憶的責任心。記憶的奧妙在什麼地方?記憶力的第一要素是記憶的責任心。
許多人都有體驗,一個電話號碼你不想記,你用它還得千百次地去查。為什麼?你根本沒想記住它,覺得不需要記,沒有記憶的責任心。
但是,今天你認識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你非常看重的朋友,或者是非常看重的社會關係。他告訴你一個電話號碼,當時你又沒條件用筆記,隻能用腦子記下來,結果你一遍就記住了。
記憶的奧秘就在這裏,丟掉了這一點,奢談記憶力的提高,那叫“不得要領”。
(2)培養孩子記憶的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記憶當做有趣的事情。
現在很多孩子學習,不喜歡背單詞,不喜歡背公式,從小就把記憶當做苦事情。其實記憶是非常有趣味的事。
對一個學齡前孩子,一個小學生,一個初中生,如果你能幫他逐步產生記憶方麵的興趣,把記憶當做一個好玩的事情,孩子的記憶能力就必然向前發展。
讓孩子喜歡記憶,在他的記憶力提高以後,還願意炫耀和表現自己的記憶能力。找到記憶的趣味,尋找記憶的竅門,培養提高記憶力的種種興趣,這一切是提高記憶能力的關鍵。
有了記憶的興趣,有了表現自己記憶能力的欲望,有了尋找記憶竅門的樂趣,就有了提高記憶能力的積極性。在外語學習中記憶尤其是關鍵,記憶力加強了,對學外語和一係列需要大量記憶的課程就有了興趣。
(3)讓孩子相信自己能記住。記憶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是水平發揮的保證。記憶也是一種能力,隻有在比較自信的狀態下,記憶的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孩子在學習舞劍,或者學習一個舞蹈,他跳得不錯了,當然不可能一點毛病沒有。但如果家長站在一邊光指責他哪兒的動作不對,哪兒的姿勢不美,他一會兒就沒有自信了,甚至可能不會跳也不願意跳了。可是如果有自信,他會跳得非常好。
同樣一個人,同樣一段舞蹈,在同一個時期可以跳出完全不同的水平來。他在生人麵前,因為拘謹、不自信,可能頻頻出錯,可是在熟人麵前就跳得非常成功。隻因為有不同的自信狀態。
所以,一個人的記憶水平和記憶能力在不同的自信狀態下會發揮出不同的水平。一定要培養孩子記憶的自信。
(4)教孩子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說到那些記憶力超強的人,大家總是羨慕他們天賦超群,卻很少注意到,他們擁有超強記憶的關鍵在於掌握了一套有效的記憶方法。
家長可以買一些專門闡述如何訓練記憶能力的書,與孩子一起學習,並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進行記憶訓練,鼓勵孩子總結經驗,創造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理財能力,讓孩子懂得金錢的價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開銷不斷增加,父母要如何為孩子儲蓄未來?與其單單靠父母的辛苦勞作、省吃儉用,還不如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一些投資理財知識,因為許多觀念及行為的建立往往是從小養成的,這部分家庭教育相當重要。
有位母親是這樣教會自己的兒子理財的:
孩子從6歲就開始拿零花錢了。我給零花錢的標準是,幾歲,每周就給幾元,所以現在他7歲了,每周可以拿到7元。從他一開始拿零花錢起,我就和他約法三章,零用錢的1/3必須是放進小錢罐裏的。我給他買了一個郵筒型的錢罐,每次放零錢進去的時候,他都會說,我又寄出2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