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裏,男女主人公忘情長吻已經是小菜一碟,赤身裸體翻滾於床上的魚水之歡,幾乎到處可見;地鐵裏,類似“做女人挺好”的招貼不時撞人眼簾;互聯網上,色情網站不惜工本,不擇手段地提高訪問量;走在街頭,會有素不相識的人突然發問:要毛片嗎?書籍報刊上,包小蜜、傍大款之類的詞彙層出不窮,有關感情的描寫讓人想入非非;網絡上的黃色網站、黃色論壇、聊天室無處不在;手機裏的黃色短信息常常湧入。可以說“性”已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地衝擊著青少年的視覺神經和感覺器官。
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一方麵帶給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一方麵也把一些無法想象的東西帶給了含苞欲放的少男少女:帶有激素催人早熟的炸雞、高熱的巧克力,還有那些隨手可以買到的避孕工具。烏煙瘴氣的洗腳屋、發廊,也開到了學校的門口。在重慶,一位十幾歲的中學生經不住賣淫女的誘惑,傾其囊中所有,有了與眾不同的第一次……
誰能為孩子的將來負責?隻有父母的正確引導才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我們不妨把社會上的各種不良誘惑當成是具有傳染性的病毒侵害,及早給孩子打預防針: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必要的性安全知識。有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青少年在發生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沒有安全防範措施,這和父母對性教育采取回避的態度有關。與其因為期望100%的理想狀態而導致非預期的結果,還不如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爭取相對更好的結果。
其次,父母要消除孩子對“性”的神秘感。性知識的普及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們雖然不刻意告訴孩子什麼,但隻要孩子發問,就不應該有保留,甚至包括交配這樣的敏感問題。關鍵在於父母自己的思想意識要健康,這樣就不怕對孩子講解性知識了。如果實在不好意思,不妨找一些有關的書籍給孩子,建議孩子抽時間看一下。
再次,父母要教育孩子區分“愛”和“性”。應教育孩子區分“愛”和“性”,這是解決“早戀”帶來的不良影響的根本手段。孩子往往不能區分“愛”和“性”,將兩者混為一談。父母應告訴孩子,“愛”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而“性”隻是短時間的生理滿足。如果父母能正確引導孩子區分兩者,通過合適的途徑告訴孩子正確排解“性饑渴”的方法,孩子就不會為了一時的生理滿足而去耗費大量的時間,這才是讓孩子能夠不受“性”騷擾的最好辦法。
最後,父母要關心孩子謀生能力的提高和責任意識的強化。有性意識,甚至有性行為並不會必然導致墮落。相反,如果父母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性成熟,反而可能把孩子推向壞的方麵。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對自己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孩子就不會為一時的痛快而耽誤自己的前程。
當孩子的所有收入都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時,他就會對自己有特別的責任感,讓孩子感覺到落後對自己的壓力,這樣,即使有性的誘惑,他也會知道如何控製自己。
父母要培養孩子更多其他的興趣愛好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俗話說,邪不壓正,父母要讓孩子在正麵的教育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設法讓孩子躲避黃色的誘惑。作為父母要設法讓孩子覺得學習知識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孩子也就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不要養個“電視孤獨兒”
現代人的家裏都會有一台以上的電視機,理由是讓家中不同成員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裏也放電視機,隻會讓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員更疏遠,也會影響他們做功課和睡覺的時間,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該看的節目。
別因為無暇陪伴,就把孩子丟給電視。相反,可請孩子來分擔一部分家事。王曉清女士很早就注意到家裏唯一的孩子一放學就趴在電視機前,叫也叫不動,而她又要忙著準備晚餐,沒辦法陪他。
後來她想出一個好方法,就是找兒子一起準備晚餐。所以兒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在一旁洗菜、整理菜葉,慢慢地還可以炒菜。她也利用這段時間和兒子聊天談心,了解他一整天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