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問他,別以為他在好好學習,這個不要臉的狗東西!”說完,氣得走了出去。
媽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勁兒地問兒子:“你幹什麼事啦?你爸從來沒這麼生氣過,你倒是說話呀!”
兒子低著頭,咬著嘴唇,什麼也不說。
從此以後,他在父母麵前小心翼翼,甚至不敢正麵看他們;在班上也不敢與女生說話;女教師上課,他都不敢抬頭。在他的心中,罪惡感、恥辱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可同時,他並沒有停止自慰,每次偷偷完成後,他都會有內疚與自責的痛苦,這使得他的青春期一片陰暗。
孩子自慰是種正常行為,源於對性的好奇。麵對孩子的自慰行為,父母一定要慎重對待。
人進入青春期,性意識就開始萌芽。偶然的自慰是緩解性壓力的一個途徑,但無知的家長們則不這麼認為,他們一旦發現孩子的自慰行為,往往大加斥責,甚至羞辱,像韋偉的爸爸責罵韋偉“不要臉”就很不恰當。這種方法會使孩子的罪惡感增加,心理自卑感加強,甚至造成精神崩潰。
因此父母應當多了解一些生理衛生和青春期心理知識,並在孩子發生自慰行為時,對孩子講清楚自慰的利弊,而且讓他知道青春期由於生殖器官的發育,性激素便會促使男孩子出現夢遺現象。
有關專家指出:青春期以後,男女都可能發生自慰,但是男性比較普遍。那些從來不敢觸摸自己性器官的男孩,大多受到嚴厲的約束,認為性器官很“髒”或很“神聖”,不能隨意接觸。其實,這樣反而對他們的健康不利。
造成自慰的生理原因與夢遺類似,主要是生殖器官發育,性激素濃度上升,使男孩子本能地開始對異性感興趣,而生殖器官在不斷發育中也容易引起男孩子的注意,特別是陰莖很容易在受到刺激後充血勃起,這一發現會令男孩感到好奇。
在傳統社會裏,自慰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屬於社會禁忌,人們平時都不能談論它。傳統觀念認為自慰會造成人的精力衰竭、氣短體虛。過去的醫書上也寫著:自慰會導致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以及婚後性功能障礙等。一些父母正是基於這種傳統觀念而對孩子的自慰行為大加斥責的。
但是,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孩子最初的性體驗往往來自於自身的自慰行為,自慰被認為是性行為的初始方式。自慰對於性衝動異常強烈的孩子來說,它能使性衝動得以順利地宣泄。自慰還是孩子自我發現和逐漸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情感的一種方式。因此,隻要不是過於沉湎於自慰產生的快感中,不過於頻繁自慰,自慰是不會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當父母發現孩子的自慰行為,不要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怒罵斥責。用傳統的目光和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在性方麵的不當行為,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傷害了孩子的自尊,給孩子的心理留下永遠的創傷。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隨著他們性意識的覺醒,應及時進行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選擇適當的語言和適當的時機告訴他們,由於內分泌係統的成熟,性激素產生過多,少男、少女開始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子會長胡須,聲音變粗,陰莖、睾丸增大,並出現遺精等生理變化。對男孩兒的這些變化,應告訴他們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
魯迅先生說: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衰老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就有一種本能,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後代,繼續了生命。所以,性交也並非罪惡,並非不淨。因此對性問題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應理直氣壯地談論它、研究它,讓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正確認識它,以增強對性犯罪的免疫力。
(1)對於孩子的性問題,要直接回答。回避、搪塞隻會讓孩子覺得這種事情更加神秘,更增加了孩子對這類事情的好奇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性的問題,最好一開始就給孩子一個老老實實的答案。
(2)給孩子符合他年齡段的解釋。盡量簡潔地對孩子解釋,不用長篇大論,或者給他上一堂複雜的科學或道德課程。如果自己回答不了,就找一本相關的書籍吧,和孩子一起閱讀。
敏銳發現男孩性意識的覺醒
一位細心的媽媽發現上初二的兒子紅著臉,在掖藏被精液弄髒的床單。她悄悄告訴丈夫:“兒子有了夢遺。”爸爸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兒子,爸爸祝賀你,這說明你已經是個男子漢了。”
兒子不好意思地問:“是不是我現在就有生育能力了?”
爸爸禁不住笑了:“可以這麼說。不過要知道,這隻是成人的標誌,可不是最好的生育階段,種花還得需要顆粒飽滿的種子呢。”
“那談戀愛是不是兩個異性交往?是不是有了性生活就會生小孩了?”兒子字斟句酌地問。顯然,這些問題困惑了他很久。
爸爸趁機引導,告訴兒子,有性的接觸確實會孕育一個小生命,正因為如此,人們通常都把性的問題看得很重。但隻有相愛的成年人才會涉及性,現在有些學生因為盲目、過早地接觸了性,結果就造成了未婚媽媽的存在,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