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教男孩培養紳士風度(2)(1 / 3)

盡管有人打扮自己有引起別人注意的明顯意圖,有人則隻是一種潛意識,其本質是相同的。對自身美的關注與追求所體現的愛美心理間接地反映了人們的性審美意識,對異性美的關注與追求所體現的愛美心理,則更為直接地反映了人們的這種意識。對自身美的關注與追求正是為了吸引異性從而達到對異性美的追求,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麵,它們都體現了愛美心理的性審美特征。因此,隨著性成熟而覺醒起來的愛美心理是符合人的正常的生理心理規律。

如果女兒隻是嚐試用媽媽的化妝品,或者兒子換了一種新潮的發型,你大可以把這種現象當做普通的愛美之心,並對她(他)進行小小的肯定。如果反對孩子的某個裝扮,就應心平氣和地和她(他)講清反對的理由。千萬不要拿出家長權威,居高臨下地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

孩子愛穿名牌,主要出於兩種心理:一是顯示自己身價。名牌服裝不僅在審美情趣上要高出普通服裝,在價格上更要高出普通服裝幾倍甚至幾十倍,所以,許多孩子都把穿名牌服裝看做顯示自己家庭經濟實力和審美水平的標準,似乎隻有穿上名牌才能抬高自己的身價。二是從眾心理作用。名牌之所以成為名牌,並不是從一開始設計出來就成為名牌的,而是經過人們多年的使用之後才得到認可,才在公眾中樹立起一種穩定的信譽和牢固的地位。孩子們看到某些明星穿名牌,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便產生了想穿名牌的念頭。這兩種心理都是不夠健康的,攀比心理會分散學習精力,從眾心理是盲目的,而且都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父母要耐心教育孩子克服這些心理,讓孩子對名牌有個正確的認識。

其實,孩子有沒有虛榮心,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虛榮,孩子就會模仿,父母低調,孩子也不張揚。所以,父母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走進孩子的審美標準。不要總是說孩子不聽話,因為你們不了解孩子。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他們,連他們正常的心理發育都不了解,很難因勢利導;出現問題之前,要有預先的防備或者是提前的教育。要做新世紀的好家長,不要以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舊觀念教育孩子,因為新世紀信息量是很大的,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對信息的接受能力跟我們小時候相比是有天壤之別的,社會改變了,家長要是跟上信息潮流,就無法教育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容易產生審美標準上的分歧,這應通過討論、比較、相互溝通來解決,而不應將家長的認識、觀念強加給孩子。

(2)告訴孩子你的底線在哪裏。孩子們在青春發育期受到來自各方麵的壓力。他們的身體,裏裏外外,都在變化,他們經常想知道他們真實的自我是什麼,這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和十幾歲的孩子要有敞開誠實的交流。對你孩子的選擇表示尊重很重要。同時,在你真正尊重他的選擇的時候,你還需要和孩子有坦誠的交談,談談責任底線的問題,讓他知道什麼是你能容忍的,什麼是你不能容忍的。

(3)拒絕孩子的過分要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偶爾給孩子買一些名牌產品,但對於過分迷戀穿名牌的孩子,家長不要輕易“投降”。有的孩子由於家長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便又哭又鬧,甚至以不吃飯、不學習相威脅。家長們在又氣又恨、又憐又愛的心情下常常會做出讓步。這隻能助長孩子的高消費心理和一意孤行心理,使他們得寸進尺。因此,家長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要向孩子妥協。

(4)讓孩子了解家庭經濟狀況。許多孩子從小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不知父母辛勞之苦,更不知道家中每月的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餘額多少,對於父母每天要付出的勞動更是不了解。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家長可以帶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單位去參觀一下,讓他們了解父母勞動的艱辛以及工資的來之不易。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記錄家中的收支情況,使孩子了解家中的消費水平。即使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也要教育孩子懂得節儉,這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5)避免誘發孩子的名牌心理。孩子心中的“名牌熱”,有些可能是父母無意識誘導的結果。他們無非認為父母給自己買的衣服貴就是名牌。而父母往往有意無意說些推波助瀾的話,比如這是什麼牌子的,穿了就是漂亮等,使孩子有了勝人一籌的優越感,更有可能讓孩子滋生炫耀心理。因此,身為家長,平時不要過多談論名牌,也不要炫耀和過分追求。

防止孩子虐待小動物

教育男孩不僅要發展他們的智力,同時要培養他們的品德。我們已經了解了大量關於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個案,如一些大藝術家、大文學家、大科學家的產生,都離不開早期教育。斯特娜夫人指出,如同智力的培養需要從男孩一出生就開始一樣,男孩的優秀品德也必須從搖籃時期就開始熏陶,否則是沒有任何希望的。對男孩進行道德教育越早越好。普林斯博士說:“男孩的道德教育應從搖籃時期就開始,因為當今社會所缺乏的不是頭腦而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