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不打不罵給男孩成功個性(4)(2 / 3)

如果讓孩子對榮譽有個清醒的認識,那麼父母就應該做到:

(1)不要過分張揚。為了孩子出名,家長托人情、找關係,到處奔波,這不好。孩子有了一點點成績,便吹上天,這簡直是害他,特別是獨生子女。古人雲:“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稍有成績,家長就到處吹,把孩子的希望也會吹掉的。

(2)杜絕冷漠貶低。當著眾人的麵指責孩子不好,於教育孩子不利,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任何一點榮譽都不能看輕,要注重以此為契機鼓勵孩子爭取更大的成績。

(3)學會珍惜。孩子的榮譽無須張揚,也不能貶低,惟宜珍惜。麵對孩子已經取得的榮譽,家長要加以肯定,並提出更高的目標,鼓勵孩子去爭取更大的成績,讓已經取得的榮譽成為向更高榮譽攀登的動力,用榮譽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鍛煉意誌力。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理想的人生應當是快樂的、向上的、有成就感的、幸福美滿的,再也沒有比這樣的人生更令人向往、更值得追求的了!孩子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學有所成、人生幸福美滿,為此,就必須從小培養他們快樂活潑、積極向上的性格。因為這種性格最具有生命活力。

生活從來不是十全十美、萬事如意的,樂觀者從來不怨天尤人,而總是讓生活伴隨著憧憬和追求。高爾基說過:“追求進步,這才是生活的真正目的。讓整個一生都在追求中度過吧,那麼在這一生裏必定會有許多美好的時刻。”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樂觀者會像普希金寫的詩句那樣: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時暫且克製自己,

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

樂觀者總能在災難中看到希望,而悲觀者卻在希望中看到災難。

在學習和工作取得一點成就的時候,積極樂觀者決不會忘乎所以,即使取得像牛頓和諾貝爾那樣偉大的成就,也不忘繼續進取。

牛頓說:“我不知世人對於我是怎樣的看法,不過我自己隻是覺得好像在海濱玩耍的一個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起一顆光滑美麗的小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

諾貝爾說:“在我們這個被稱為銀河係的小小的宇宙旋渦中,大約運行著一百億顆太陽,但太陽如果知道了整個銀河係有多大,它肯定會因為自己的渺小無比而感到羞愧不如。”

綜上所述,生活中不論是遇到困難、挫折、失敗、災難還是取得成就,一個人隻要擁有開朗、快樂而進取的性格,就能擁有永久的幸福。這樣的人不論處於何種境況,都會像伏契克說的:“為了歡樂而生,為了歡樂而戰鬥,為了歡樂而死。永遠不讓悲哀同我們的名字聯在一起。”

中國孩子的思維方法往往是遇事先想困難,少想益處。在家庭教育中,應鼓勵孩子先考慮問題的有利方麵。但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快樂的源泉在哪裏。詩人亞曆山大·蒲柏把快樂稱作是“我們生存的終極和目標”。這一點,必須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完整、最徹底的貫徹,把快樂既作為家庭教育的手段,也作為家庭教育的目的,應當教給孩子的是:真正的快樂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如果要使孩子獲得快樂,做家長的首先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孩子的快樂。這就是:孩子主觀上能處於一種安樂的狀態,即心理平衡而滿足的內在感受。當孩子快樂的時候,他們會喜愛自己、熱愛生活,能夠從每一天當中得到樂趣。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快樂的能力似乎受到生物和遺傳的影響。大腦額前皮層產生的電波活動越強,人就可能越快樂。科學家在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過程中發現,我們每個人天生有一個快樂的“設定點”,一個人的平均水平幾乎總是遺傳而來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停留在上天賦予我們的水平上。我們可以通過家庭教育采取增進孩子快樂和消除孩子不快的方法來超越“設定點”,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教育孩子學會“抓住今天”。人們往往會想:“當孩子的要求得到滿足時會快樂的。”或者“當孩子考試得了滿分的時候會快樂的。”等等。但是,如果想要使孩子快樂,就必須教育孩子“抓住今天”,因為人所掌握的唯一時間就是現在。要告訴孩子,時間就是生命。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就體現在對時間的占有、把握與利用上。從宏觀講,人生隻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從微觀上講,人生是由若幹個今天組成的。回顧昨天,是為了總結成敗得失,讓今天活得更美好。遙想未來、憧憬理想,也為的是讓今天活得更有價值。要真正使生活有滋有味、充實美好,必須珍惜每一個今天。一心隻沉溺於對昨天的眷戀,今天將黯然失色;一心隻迷於對明天的幻想,今天將輕飄浮躁。真正熱愛生命的人,必將對每一個今天情有獨鍾;或許可以不必追求每一個今天過得有意義,但一定要使每一個今天活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