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窮養的男孩內心很強大(2)(2 / 3)

(3)一點一滴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給予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但不能一下子就不管不問使孩子手足無措,以至於更加膽小。父母應該充分地意識到對孩子的溺愛、嬌寵,隻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隻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4)給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並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餘地。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闊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5)教育孩子要勇於維護自己的尊嚴。當孩子受到別人嘲笑或欺負時,父母教導孩子這樣做——讓孩子認識到大多數取笑人的行為是很無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傷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對取笑進行分類,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顯不真實,對此,孩子可以一笑了之;不要對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靜製動的方法對付嘲弄者,不回嘴,隻是把頭轉過去或轉身離開。有時製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發製人,伶俐的口齒是有效的武器。幫助孩子學會靈活機動地做出恰當的反應,不能一味退讓,要勇於維護自己的尊嚴。

(6)信任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種心理狀態。一個自信的人往往具有樂觀開朗、坦蕩豁達的品質,敢於創新,自強進取,勇敢地麵對未來。自信心的培養,要從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開始。孩子年齡小,剛開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時簡直是添亂,越做越忙,這時父母切不可嘲諷孩子:“做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父母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會使孩子認為自己很無能,以後就沒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腳。所以,平時父母要常對孩子說“你真行”、“了不起”。在生活、娛樂過程中,孩子往往有屬於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見解,與成人不同,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願,指責孩子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否則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澆滅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畢竟年齡小,能力有限,當他們遇到困難或失敗,感到沮喪時,父母要積極、熱情地去扶一把,與孩子一道解決問題,並告訴孩子“失敗乃成功之母”,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成功的。給孩子鼓足勇氣,讓孩子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勇敢地麵對失敗,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勇敢地向成功邁步。

莫讓孩子的虛榮心同身體一起“發育”

據報載,某市曾發生過一起重大的盜竊案,作案者是兩位中學生。他們為了追求物質享受,與別的同學攀比,在虛榮心的驅使下盜竊了一居民家中的46萬元錢,然後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四天之內,他們揮霍掉了所有的錢,平均每分鍾花錢60元。他們購買最昂貴的衣服,到最高級的飯店吃飯,住最豪華的旅店,並且專門租了一輛車帶他們四處享樂,奢侈之極。

這個案件中的作案者之一秦濤生活在農村,自幼喪父,靠母親一個人幹活兒養家。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媽媽從來不讓秦濤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別的孩子有的,秦濤都會有。她覺得孩子已經缺少了父愛,如果在物質上再比別人差,那就太可憐了。所以媽媽平時總是省吃儉用,而對秦濤提出的要求從不拒絕。秦濤在小夥伴中間算是很氣派的一個,他感到很滿足。從小學到初中,秦濤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媽媽和老師眼裏,秦濤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自從秦濤上了省城的高中,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的同學和他以前的同學家庭條件不一樣。現在的同學們的爸爸媽媽都是高收入者,花錢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檔產品。相比之下,秦濤顯得十分寒酸,以前的優越感再也沒有了,秦濤的心理嚴重失衡。他不甘心落於人後,於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媽媽要很多錢,和同學們比吃比穿來滿足他的虛榮心。起初媽媽還大方地給他,但後來媽媽實在承受不了,好幾次都拒絕了他。

秦濤見媽媽這個經濟來源斷了之後,就動了邪念:“別人有的我為什麼不能有,這不公平。”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秦濤開始偷同學的錢,幾次偷盜都沒被發現,這更增加了他的僥幸心理。在金錢的誘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後夥同另一少年作案,被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