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不打不罵做個好父母(3)(2 / 3)

古今中外,優良的家庭環境造就出類拔萃的男孩的例子不勝枚舉。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父母也是不惜重金大力培養孩子全麵發展,鋼琴、電腦、舞蹈,請家教、報輔導班,樣樣不落。這些隻為了一個目的——給孩子學習和成長創造最好的條件。父母的這種愛子之心並沒有錯,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是教育孩子不能太過盲目,動輒幾萬、幾十萬地為孩子花費。比如,想讓孩子學鋼琴,目標是為了讓孩子熱愛音樂,成為一個出色的藝術人才,而不能光憑自己的喜好和意願去強求孩子學鋼琴。

目前,盲目地為孩子創造物質環境的傾向已成為一種潮流,以為那些“家”就是靠物質和財富催起來的。父母如果把成才看得像栽棵樹那麼容易,隻要肥足就能開花結果,是片麵的,不科學的。

不忽視家庭環境對男孩的影響,就要給男孩以良好的家庭環境,當今的問題是,不少做父母的(包括爺爺奶奶們)誤以為環境就是物質條件,男孩有了物質條件就能成長得好。這也不能說不對,但卻是片麵的。沒有物質保證,家庭教育無法進行,但太充裕的條件,也會使男孩走向極端,使家庭教育成了產生紈絝子弟的溫床,這種教訓也是不鮮見的。物質當然重要,但精神方麵同樣重要,對於多數父母而言,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和好的性格。父母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和睦友愛的家庭氛圍。這是一個家庭成立的基礎,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如果沒有感受到親情和溫暖,那麼孩子的心靈必受損害。曾經有一對夫妻,結婚40年,打了40年的架,結果男孩處處擔驚受怕,整日生活在恐懼和憂慮之中。所以,父母即使產生了家庭矛盾,也不要當著男孩的麵吵嘴打架。

(2)父母要給男孩樹立道德上的榜樣。男孩時刻在模仿大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在他心裏。所以,男孩不要以為自己的言行對男孩不重要,應該以良好的道德品質以身作則,做男孩的榜樣和模範,才能讓男孩心生崇拜和尊敬。

(3)用自身良好的習慣去影響男孩。有一對夫妻,丈夫喜歡跳舞,妻子著迷麻將,總是將男孩留在家裏自己做功課,還認為是給男孩創造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專心學習。可是,夫妻二人經常半夜三更才回來,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當然更沒有心情和精力學習。

(4)父母要給男孩傳導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即使生活壓力大,心情不好,父母也不要對著男孩發牢騷和不滿,在男孩麵前更要少說泄氣的話。如“上什麼大學呀,現在大學生還不如門口賣菜的。”慢慢地,男孩就會產生厭學念頭,變得不學無術。

所以,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家庭教育環境對男孩的影響。據調查,少年兒童犯罪,十有八九和家庭的環境有關。家庭和社會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家庭是社會的一部分。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出汙泥而不染”,但這隻是個別的特例,絕不是普遍現象,如果我們把男孩任意放逐,而不重視建立家庭環境,這種試驗是危險的。當然,這也並不等同於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

所以,父母要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素質,重視家庭文化氛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條件。

給男孩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婦孺皆知的曆史佳話,成為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到好的教育,花了極大的心思。當時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說:“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