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有的父母教育男孩時,常常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父母高興時,教育男孩能注意方式方法,不高興時就簡單粗暴,甚至無事找事,把男孩當做出氣筒,動不動就打罵訓斥、諷刺挖苦等。這種因父母情緒的好壞而出現的教子尺度不一,其害處是無窮的。
父母情緒不穩定往往會使男孩不知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既不利於男孩不良行為的及時糾正,又不利於男孩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父母情緒不穩定容易使男孩養成看父母臉色行事的壞毛病,並且不利於父母及時、準確地把握男孩的真實情況,不利於父母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父母的不良情緒直接影響著男孩的心境,特別是因不良情緒而導致的父母教育男孩方式方法上的簡單粗暴,往往會使男孩同時遭到“體罰”與“心罰”的雙重傷害,這不僅嚴重地影響著男孩身心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對男孩的一生帶來重大傷害。
父母的不良情緒還會使父母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這種威信的“降低”,往往又會對以後的家庭教育人為地製造種種障礙。比如,有些父母所說的“男孩大了,反而越來越不聽話”,就與這種“障礙”有關。
所以,要教育好男孩,父母應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掃除不良情緒影響自己對男孩的教育,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生活中,要以樂觀的、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困難和挫折,任何問題都會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所以父母要勇敢地麵對現實,努力進取,永不悲觀失望,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如果父母持這樣的樂觀態度,孩子往往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2)適當地發泄不良情緒。人都是有情緒的,如果不良情緒一直積壓著,找不到發泄的出口,最後可能會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湧而出,如果這股火噴在了男孩身上,就會灼傷男孩的心靈。所以,父母,要注意適當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平時可以向知己傾訴自己的苦惱和憂傷等。這樣有助於消除心中的煩惱、壓抑,從而達到心平氣和的狀態。
(3)做到張弛有度。有些父母因為工作不好或生活不好,經常對男孩發脾氣。其實,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壓力是正常現象,既要做到心情放鬆,也應該保持適當的緊張情緒。適度的緊張情緒運用到學習或者工作上,有助於維持和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使大腦功能達到最高效率的狀態。平時工作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張弛調節適度,就會使生活更有節奏和情趣,這樣才能以正常的態度對待男孩。
(4)善於理智地控製自己。世界上沒有救世主,父母的種種要求和願望,都應以符合社會道德和規範為前提,否則就是不理智的行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能苛求男孩時刻滿足自己的願望,也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對維持心理平衡、培養健康情緒十分有益,父母能夠做到理智地控製情緒,也就等同於理智地教育男孩。
總之,父母應該通過不斷加強心理品質的修養,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因為父母的方式方法和情緒態度將帶給男孩潛移默化的影響。
以身垂範,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不光是父親要做好男孩的榜樣,母親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父母的言行對男孩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會影響男孩今後的成長。如果父母的榜樣出現了偏差,男孩的思想行為就會出現偏差,在今後的生活中他就會放鬆自律,做出有損社會公德的事情,從而也使他失去了社會性人格的發展機會。
父母是男孩一生的老師,明智的父母都應該以身垂範,給男孩做個好的人生榜樣。
有一對夫妻經常抱怨他家的男孩“貪玩”“不聽話”“不好好學習”。有一次,因為兒子考試兩門功課不及格,夫妻倆就開始“收拾”男孩,打得男孩哇哇大哭。鄰居見了,實在忍不住了,就過去批評他們:“你們整天讓孩子好好學習,你們好好做爹媽了嗎?你們整天打麻將打到半夜,卻讓孩子好好做作業,他能做得下去嗎?”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男孩成長來講,這一點尤其重要。
正如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所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男孩最早接觸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以身垂範,做好孩子的榜樣。
啟蒙老師對男孩的影響最深遠。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男孩,則必須以身垂範,做男孩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