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每天應有規律地給嬰兒定時定量飲3~4次白開水,每次喂30~40毫升;
二是在喂養小兒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尿液的排出量,倘若在24小時內排尿次數及排尿量偏少,就應及時給嬰兒酌情補充水分,並以少量多次為宜;周歲內嬰兒按每天每千克體重的100~150毫升予以補充,在夏天的時候,尤要注意為小兒補充水分;
三是若發生小兒嚴重缺水,應立即送小兒去醫院療治。
有些開水小兒不宜喝
一是蒸飯,蒸食的“甑腳水”;
二是在火爐上沸騰了很長時間或一整夜的溫吞水(即不冷不熱的開水);
三是經過多次反複煮沸的殘留開水,尤其是開水鍋爐裏的水;
四是裝在暖水瓶裏已經幾天的溫開水。
上述開水小兒之所以不宜,一是這些開水中,所含的某些微量物質成分增高了;二是在溫吞水中,亞硝酸鹽容易增多,而含有亞硝酸鹽的水是有毒的。
一些小兒拒吮奶的原因
用嘴吸吮乳汁,是出生後嬰兒的天性,但一些小兒有時厭吮,表現出厭煩、不願吮奶的情緒,或乍吮又止,甚至雜以哭鬧,原因何在呢?
一是奶頭不適:如人工喂奶奶瓶上的奶頭質地太硬,或上麵的吸孔太小,吮乳費力,從而使嬰兒厭吮;
二是疾病:嬰兒在患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麵頰硬腫時,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現厭吮;
三是鼻塞:因為嬰兒鼻塞後,就得用嘴呼吸;如果吮乳,必然妨礙呼吸,往往乍吮又止;
四是生理缺陷:如免唇、胯裂等生理缺陷,其吸吮困難,亦會出現拒吮現象;
五是口腔感染:此因疼痛而害怕吮乳,原因是嬰兒口腔黏膜柔嫩,分泌唾液少,口腔比較幹燥,再加上不適當地給嬰兒擦拭口腔或飲料過熱,常使嬰兒的口腔發生感染。口腔感染後,吮奶時即可產生疼痛,從而出現拒吮。
六是早產兒:原因是其身體尚未發育完善,吸吮機能低下,故常表現出口含奶頭不吮或稍吮即止現象。
由上可知,嬰兒拒吮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必須仔細分析,辯證治療。若屬口腔感染的,可用溫水清洗口腔,然後塗些紫藥水;鼻腔堵塞時,要動作輕巧地取出;屬生理缺陷或疾病所致拒吮的,當去醫院治療。
一歲前的嬰兒喝點什麼好
由於嬰幼兒胃腸功能弱,身體抵抗力差,因此,在選擇飲品上,既要注意營養,又要注意衛生和容易消化。
對於完全以母乳喂養的幼兒,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需要增加什麼飲品;但對於喝牛奶及奶粉的孩子,以及4~6個月以後添加了輔食的孩子,則要適當增加飲品,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那麼,喝什麼飲品好呢?
一是白開水:其味道緩和,對胃腸無不良影響,小兒可常飲;
二是果汁及蔬菜汁:可給孩子提供一定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三是豆漿:能提供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增加鈣的補充。
以上飲品,可供小兒們選擇,但無論什麼飲料,在飲用前皆要加熱煮沸,尤其是豆漿;煮的時間要長一些;此外,飲品不宜濃,以免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由於嬰兒味覺器官未發育完全,味道緩和些並不妨礙他們飲用。
寶寶夏季宜食的水果藍
每當炎熱的夏天來臨,小兒由於生理代謝加快,口渴多汗,營養消耗多,容易煩躁無神,受暑生熱,因此,若常給小兒喝點兒風味甜美、果香濃鬱、清薄宜人而又營養豐富的水果羹,一定很受兒童歡迎。常用的有:
鮮桃羹
將鮮桃刷淨毛,用水洗淨,放入開水中燙一下,撈出剝去桃皮,然後剖開去掉桃核,再切成小塊;再把水倒入鋁鍋內,加入白糖,放火上燒開後,下入切好的桃塊,待再燒開後,用小火煨兩分鍾,將鍋離火晾涼即成。
此羹濃濃甘甜,清涼爽口,兒童極愛吃。
什錦果羹
原料:蘋果、梨、香蕉、橘子各1個,糖蓮子10顆,山楂糕50克,白糖75克,桂花少許,藕粉40克,清水1000克。
製作:先把蘋果、梨、香蕉、橘子去皮,去核,用刀切成小丁兒,放入盤中,山楂糕也切成同樣大小的丁兒另裝碗待用;藕粉用少量清水調好;鍋內放入清水燒開,下入白糖,糖蓮子和蘋果、梨、香蕉、橘子丁兒,待再燒開後,用小火煨一二分鍾,並用調好的藕粉勾成羹,然後加入糖桂花離火,拌入山楂糕丁放陰涼處晾涼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