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血瘀所致的產後身疼,主要症狀為產後身痛,尤下肢疼痛,麻木重著,腫脹明顯,及膚可稍紅,發硬,關節屈伸不利,舌暗紅,脈細澀,治宜養血活血,化瘀利濕通絡,方用身痛逐漸瘀湯,藥用: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沒藥6克,當歸9克,五靈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龍6克。
2.藥膳調理:
炒豆紫酒
【用料】黑豆50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黑豆炸至煙色,加水煮至紫赤色,去豆,適量飲。
【功效】活血祛風,止痛產後二日服之尤宜,對產後身疼有效。
黑桂酒
【用料】黑豆(炒熟去皮)、肉桂、當歸、芍藥、炮薑、生地各30克,炙甘草20克,蒲黃(紙上炒)30克,酒1500毫升。
【做法】共碎細,用酒浸於淨瓶中,七宿後開封,每次15~20毫升,一日三次。
【功效】活血祛瘀,適用於產後氣血瘀滯,身體腫痛,或瀉痢寒熱。
毛雞滔
【用料】幹毛雞(除去毛、內髒)500克,當歸150克,防風25克,炮薑75克,薑活75克,益母草100克,紅花25克,鉤芪50克,白滔1000毫升,糖適量,每服9~15毫升,日二次。
【功效】祛風活血,去瘀生新,適用於婦女產後體虛、足平麻痹、身痛等症。
3.驗方治療:
將蔥白100克,紫蘇葉9克,水煎,再衝紅糖50克溫服,對外感風寒濕型身痛有效。
將地黃蜂(仙鶴草的地下根莖)100枚,大枝一枚,水煎服,一日二次,對血虛型產後身痛病有效。
此外,患者還宜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涼水著手,要保持室內幹燥,防止陰暗潮濕;忌辛辣剌激、生冷之品。
產後痙症宜采取哪些保健治療措施
此指產後發生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則口噤,角弓反張者,稱為產後痙症。主要病因為陰血虧虛或感染邪毒。主要治療方法如下:
1.中藥治療:若為陰血虧虛所致的痙症,主要症狀為產後失血較多,驟然發痙,頭項強直,牙關緊閉,手足抽搐,麵色蒼白,舌質淡紅無苦,脈虛細,宜用滋陰養血,柔肝熄風,方用三甲複脈湯,藥用:白芍15克,阿膠10克,龜板15克,鱉甲15克,牡蠣(先煎)30克,麥冬15克,幹地黃15克,火麻仁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二次。
若為感染邪膏所致癌症,主要症狀為產後肌肉痙攣,頭項強痛,牙關緊閉,身熱惡寒,甚則角弓反張,麵容苦笑,舌暗紅,苔薄黃,脈弦;宜用解毒鎮痙,理血祛風法,方用攝風散,藥用:赤腳蜈蚣半條,勾藤7.5克,朱砂、僵蠶(烙)、蠍尾各3克,麝香0.25克,上藥共研細末,每服0.25克,用竹瀝調服。
2.藥膳調理:
豆豉醬豬心
【用料】豬心1000克,豆豉,甜麵醬及調料適量。
【做法】豬心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調入蔥、薑、豆豉、甜麵醬、醬油、料酒,武火燒沸,文火燉熟爛,取出豬心,稍冷,切片,佐餐食。
【功效】補心安神,適用於產後驚悸抽風等症。
選自《食醫心鑒》
黑豆粥
【用料】黑豆100克,鹽少許。
【做法】黑豆加水久煮至爛熟,並加鹽少許,調勻,隨意食。
【功效】活血、利水、祛風、解毒,適用於產後風痙,癰腫瘡者,並能解藥毒。
3.驗方治療:
將芝麻、川芎、當歸、薑黃、熟地各等量研末,取藥15~30克加醋適量調原膏敷臍,上蓋紗布,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的痙症。
用金蟲、僵蠶、蜈蚣各10克,膽南星10克,鮮竹瀝適量。製作:煎藥共研細末,用時取藥10克加入鮮竹瀝適量,調成糊敷臍。
此外,注意在患者發作時,使其頭側向一邊,衣領解開以免痙息,假牙取下,在上下臼牙之間塞入用紗布包裹的壓香板,床邊加護欄,以防其跌墜受傷,對患者動作要輕柔,防止骨折,還有,一定要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吸痰,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