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們不難發現,不少原來天真活潑、身材修長的婦女,卻在妊娠分娩之後抹去了人們的美好記憶,變成一幅體態肥胖、邋邋邋遍的樣子。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因素是:
(1)婦女可因妊娠、分娩,引起下丘腦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脂肪代謝的平衡失調而發生生育性肥胖。
(2)受約於封建傳統思想。尤其是在農村及邊遠地區,似乎婦女一旦有了孩子,就再也不能裝束得體、打扮入時了,否則會被議論紛紛,甚而被認為“不本分”、“不正經”。
(3)社會工作與生活的緊張繁忙節奏,使得這些婦女無暇去打扮、修飾自己。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明顯地縮短了我國婦女的“青春期”。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是婦女們應該重新建立信心、樹立自尊,破除舊觀念,努力改變產後精神麵貌不佳和身體肥胖的現象,除了避免進食高脂肪與高糖飲食、合理安排家務勞動、提倡產婦哺乳之外,重要的措施在於運動。
產後進行健美鍛煉,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與方法。首先,產後健美鍛煉應當在早期進行,這比中、後期更有意義。產後早期指在分娩後兩周內,一般正常分娩的婦女均可進行。產後24小時可適當下床活動,在室內作緩慢走動。七大後,可采取在床上鍛煉的方法,如做仰臥位的腹肌運動與俯臥的腰肌運動,仰臥時雙腿上舉或仰臥起坐,俯臥後,頭、肩後仰,腿後抬,以防止和減少腹部、腰部脂肪堆積,並使鬆弛的肚皮複原。但在產後早期運動時應注意時間不可過長,運動量不可過大。
產後經過一段時間,運動量可適當加大,應視各人的體質而定。此時可采取室外活動方式,作保健操、廣播操、散步、遊戲等,適當地延長仰臥起坐等運動的時間與運動量,以增加熱量的消耗,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有效地預防因生育而帶來的產後肥胖。
經常地進行產後健身運動,還可以帶來良好的情緒,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有益於產後婦女的身心健康。
產後如何練健美操
此操為司穎先生刊登在保健與生活雜誌上,主要內容如下:
婦產科專家們根據婦女產後的生理特點,編出了一套產後健美操。按照這套健美操進行鍛煉,使婦女產後通過適當的運動,增強腹壁及子宮肌肉的複舊,促進子宮收縮及惡露排出,可預防腹直肌裂開及性器官下垂,加速全身血液循環,預防產後淤血及血栓形成,助長乳汁分泌,有利於保持窈窕的身材。
正常分娩的產婦可於產後24小時開始進行這套體操的鍛煉。若為難產、剖宮產者則需根據不同情況推遲及減少鍛煉的時間與強度。
1.產後24小時,產婦仰臥於床,可做如下輕微動作:
(1)雙側踝關節交叉,縮緊髓部肌肉將兩側大腿向內擠壓,然後鬆弛。縮緊肛門外括約肌,又複鬆弛,反複運動6次。
(2)抬頭盡量使下頦與胸前接觸,連作數次,避免疲勞。
(3)仰臥如前,作膝關節屈伸動作及足趾屈伸運動。
2.產後第四天,可做如下床上運動:
(1)仰臥於床,屈起雙膝;緩緩吸氣,展開胸腹,呼氣時將腹壁縮緊如凹形,同時下背與床貼緊。反複運動10次。
(2)雙膝跪於床上及雙手緊貼床麵頭部及臀部同時向一側作搖擺運動。反複運動5次。
(3)如上姿勢,將腹壁向脊柱縮緊並縮緊髓部肌肉。頭下俯,雙目注視膝部。脊柱拱成橋形。
(4)如上姿勢,舉頭仰視天花板,脊柱成凹形,髖部肌肉鬆弛(3)(4)兩項運動同時輪作3次。
3.產後6星期。可做如下運動:(1)仰臥於床,屈膝抬起頭及肩部,雙手向前並舉於左膝側及右膝側,交互運動3次。
(2)做膝胸臥式,雙膝相距約30厘米,使空氣能進入陰道每次5分鍾,一日2次。
(3)雙膝跪在床上,左手撐床板;舉起右手向天花板,頭側向並注視右手指端,複將右手向身體左側運動,盡力捫著背部。如此雙手交互運動5次。
(4)端坐床上,屈起右膝關節,足平放於地麵;雙手抱膝,向上伸展背部肌肉,腹壁縮緊及雙肩鬆弛。雙膝交互運動10次。
(5)平臥於床上,雙膝屈於腹部,雙手抱膝,盡量將膝屈於胸前與胸貼近,以後徐徐將小腿伸長。每日做6次。
(6)坐於靠牆凳上,頭背及臀靠近牆壁。頭直伸使下頦向內,足平放於地麵。雙手於耳旁向上舉起,縮緊腹壁並拱脊柱下端與牆緊貼。每日做5次。
(7)做“駱駝行走”運動。站著及雙手貼於地麵,雙足相距30~50厘米,務必使膝肘關節伸直,往來行走於室內,每天做5次。
以上運動,對於各個年齡段的肥胖、身體虛弱,不同原因的腰疼腿痛等也均有較好的作用,如堅持鍛煉,定可達到健美的目的。
預防產後發胖宜采取哪些措施
一些身材苗條的年輕婦女,往往在懷孕分娩、初為人母之後便開始逐漸發胖,失去了昔日勻稱窈窕的體型。究其產後發胖的原因,大都是因為沒有正確處理好飲食、睡眠、活動等關係,從而導致體內新陳代謝失調,脂肪、糖過剩積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