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產後與飲食保健(13)(2 / 3)

製作:將加工好的鯽魚背部上切斜刀,用油煎或開水燙;勺內放底油,用蔥、薑熗鍋,添肉湯,加味精,將魚放入,燒開燉約20分鍾。

熟後,把魚撈在大碗裏,取出蔥、薑塊,勺內湯對好口味,撤去浮沫,加牛奶後,澆在碗內即可。

說明:鯉魚利尿消腫,通脈下乳,再加之營養極高的牛奶,非常適合哺乳期的婦女食用。

八寶鴨

原料:鴨一隻(1500克),糯米飯90克,香菇丁15克,蓮子15克,筍15克,熟火腿丁30克,蝦仁30克,醬油60克,香菇片15克,味精0.6克,料酒15克,奶湯30克,熟豬油30克,白糖30克,鹽1.5克,濕澱粉適量。

製作:將鴨沿鴨背剖開(肚不要割開),挖去內髒,洗淨,用刀在脊梁骨上角3厘米寬斬斷骨,使粗骨逐節脫開,再斬掉腳趾;投入熱水鍋中翻氽一下,用冷水洗淨(使肉白淨)。

蓮子泡軟,剝成兩片,去心;冬菇、筍、火腿腸切成蝦仁大小,放入容器中,加糯米飯,拌勻;再放入白糖、醬油、味精、料酒、鹽、少許奶湯拌勻,鹹中帶甜即可。

把拌好的料從鴨背脊骨剖開處塞人,一部分塞入肚內,另一部分塞在脊梁骨剖開口上,然後把鴨頭、鴨頸都彎在糯米餡心上,使蒸鴨時鴨汁流在餡心中,增加鮮味。鴨肚朝上,扣放在大小合適的大湯碗中,放入蒸籠中蒸2~4小時,蒸至鴨酥爛不變形,出籠。

鐵鍋置旺火上,加入筍片、蝦仁、冬菇片、少量奶湯,滾至筍熟(黃色),淋放濕澱粉拌勻,勾成淡黃,加人熟豬油20克,拌勻出鍋,澆在全鴨上,即可食用。

說明:鴨酥透,原汁濃香。

糖醋瓦塊魚

原料:鮮草魚一條,約重500克,豆油750克(實耗100克),白糖75克,醋50克,醬油、鹽、薑和蔥末少許,澱粉200克。

製作:把魚去鱗、鰓、內髒,洗淨,用刀劈成兩片,剁成瓦塊形,用精鹽、醬油醃1O分鍾。

再把魚塊掛上一層稠澱粉糊,先用大火熱油炸一下,然後離開火口浸炸,再上大火炸成金黃色,撈出裝盤;勺內放底油燒熱後,用薑末和蔥花熗鍋,加入白糖、醬油、清水150克燒開,再放醋、水澱粉,炒成醬色濃汁,澆在魚塊上即成。

說明:草魚味甘、性溫,功能暖胃和中,適用於胃寒腹痛,且其肉嫩刺少,肉質充實,可作為產後的必食之品。

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100克,米500克。

製作:先將赤小豆洗淨,放入鍋中,添入適量水,用慢火煮開;待豆煮爛時,將米淘洗淨,放入鍋中,直至煮爛即可食用。

說明:清熱解毒,利尿通乳。適用於產後乳少、水腫食用。

鯽魚杏仁紅糖湯

原料:鯽魚一條,甜杏仁9克,紅糖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後同甜杏仁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熟,調入紅糖稍煮即成。

說明:本湯最益於哺乳期的產婦食用,不但營養豐富,且可催乳下奶。

西紅柿粉湯

原料:瘦豬肉100克,粉絲28克,西紅柿200克,精鹽、味精、蔥、薑、香油各少許,高湯500克。

製作:把豬肉洗淨切成細絲,西紅柿洗淨去皮,切成條;粉絲用溫水泡軟。

勺內放高湯燒開,把粉絲、蔥、薑絲加入湯內;待湯滾開時再加入肉絲,西紅柿條,鍋再開時加味精出勺盛湯碗內,淋上香油。

說明:本湯大補陰血,適合於產後婦女食用。

黃燜鮮魚

原料:活鮮魚一條重約750克,油75克,薑片、蔥、醋、精鹽、味精、醬油少許。

製作:活魚去鱗、去腮,從腹部剖開去掉內髒,撕去粘在腹腔上的黑膜,在魚背兩側肉厚的地方每隔3厘米劃一刀,深度至魚骨。

炒勺置火上,放油7.5克,燒到五成熱,把魚的兩麵煎至微黃色,加精鹽、薑片和冷冰750克,用中火煮15分鍾左右,再加醋、醬油、味精,燒開盛入大碗裏即成。

五白糕

原料:白扁豆50克,白蓮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藥50克,麵粉100克,自糖100克。

製作:將扁豆、蓮子、茯苓、白山藥、菊花磨成細麵,與麵粉調勻;加水和麵,或加鮮酵母令其發酵,發好後揉入白糖。

上籠沸水武火蒸30分鍾,至熟,出籠後切成塊狀作主食用。

說明:此糕健脾和胃,補血養血,兼以清肝熱,非常有益於乳母食用。

蝦米熬白菜

原料:大白菜800克,蝦米5克,豆油少許;精鹽、味精、蔥花各適量。

製作:把白菜用水洗淨,控去水分,切成寬1.5厘米、長5厘米半的段,將蝦米用溫水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