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產後與飲食保健(10)(3 / 3)

(2)要注意乳頭破損後的喂養:有的年輕母親喂奶後乳頭破損,疼得不敢讓孩子吸吮,這樣一來,媽媽的乳頭脹得要命,有時甚至誘發急性乳腺炎,而寶寶卻餓得啼哭不止。那麼,乳頭破損後又如何給孩子喂奶呢?

為了減輕孩子吃奶時引起母親乳頭的疼痛,可以先讓他吸吮沒有破損或破損較輕的一側乳頭。寶寶進食了一定量的奶汁後,再吸吮另一側乳頭時用力相對就小了,從而能夠減輕疼痛感。也可在哺乳前先擠少許乳汁,以濕潤破損的乳頭,然後再讓孩子吸吮,也能夠減輕疼痛。蘭孩子咬乳頭時,用乳房擋住他的鼻孔,他便會鬆開嘴。

如果條件允許,在哺乳前先在乳頭上塗些麻醉藥普魯卡因溶液,也能夠減輕哺乳時引起的疼痛。但應注意,必須將藥液洗去之後方可給孩子吸吮,以防孩子產生過敏反應。

如果乳頭破損嚴重,哺乳時疼痛較劇烈,應暫時停止讓嬰兒吸吮,但必須定時排空乳汁,以防因乳汁淤積引起急性乳腺炎。方法如下:

洗淨雙手和乳房,用洗幹淨並消過毒的吸乳器吸出乳汁,裝進奶瓶哺喂孩子,然後在乳頭破裂處塗些金黴素眼膏或蓖麻油鉍軟膏。擠出的乳汁存放時間不可超過6小時,以防細菌汙染。

那麼,又怎樣做到防止哺乳時乳頭破損呢?可從產前3個月就開始經常用酒精棉球擦拭乳頭,一方麵清潔消毒,另一方麵能使乳頭“老”一些,哺乳時經得起孩子的吸吮,不致發生乳頭破損。此外,還要注意哺乳時的清潔衛生,先洗淨雙手,並以消毒紗布蘸水或硼酸水洗淨乳頭,最好是坐著喂奶,並用中指和食指輕輕抵住乳頭,稍稍用力擠壓;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以免因較長時間浸漬導致乳頭破損或乳腺口堵塞。

(3)母乳不足時的對策:目前,根據上海市的一項調查,在給嬰兒以人工喂養的乳母中,有78%訴說“奶少”,由於母乳是專為嬰兒製造和分泌的,是嬰兒最合適的天然營養品,因此,當母乳不足時,一定要及時找出糾正措施:

①要改變不健全的心理因素。原因是人的精神心理狀態影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分娩前對母乳喂養信心足、決心大的婦女,分娩後乳汁也往往多,其中的作用機製是複雜而多方麵的。例如有些孕婦認為母乳喂養是天經地義之事,從來不顧慮分娩後有沒有奶,奶多或奶少,毫不懷疑自己有足夠的奶,主動哺喂,結果奶汁越吸越多。相反,有些孕婦對自身的泌乳功能持懷疑態度,分娩後一見沒有很多奶汁流出來,就認為自己沒奶汁喂寶寶了。實際上,產後一開始奶汁不足,是常見的現象,這並不意味著以後奶汁不增多。在生怕孩子吃不飽的思想支配下,媽媽給孩子吃牛奶或奶粉等輔助食品,漸漸代替了母乳,母乳也真的少了。

②媽媽要有哺乳欲望。有些母親把哺乳當成負擔,更有人怕影響本身的體態健美而懼怕哺乳,這些思想,是導致乳汁分泌過少的重要原因。其實,母乳育嬰是最簡便,最省時、省事的喂養方式。哺乳不僅能促進子宮複原,減少產後出血,預防子宮脫垂和乳腺癌的發生,調節內分泌代謝和心理平衡,還能消耗掉妊娠時體內貯藏的脂肪,達到減肥健美之功效。當媽媽打消了顧慮,有了強烈的哺乳欲望,奶才會源源不斷而來。

③要讓嬰兒反複吸吮奶頭。原因是母親在分娩胎盤排出後,體內的雌激索及孕酮濃度迅速地下降,而催乳素逐步上升,此時嬰兒反複地吸吮乳頭和乳暈區,這種特殊的刺激經神經通絡傳至腦下垂體前葉,促進催乳素的分泌,使乳腺水泡內分泌乳汁。同時也刺激腦下垂體後葉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射乳。由此可見,維持母乳的分泌和射出是在母親內分泌調節下和嬰兒吸吮奶頭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嬰兒反複吸吮乳頭,每次吸盡乳汁,是促進母乳分泌最好的辦法。

④要改變不合理的規章製度和習慣。在許多婦產科醫院,婦幼保健人員並沒有真正認識到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他們習慣照章辦事,弦子剛生下來,首先用橡皮奶嘴喂糖水或牛奶,2~3天後才讓孩子吮吸母親的乳頭,這樣新生兒會覺察到吸橡皮奶嘴省力,吸進的食品量多而甜;吸母親乳頭奶量少而又費力,尤其是吃到某些味道較好的奶粉後,嬰兒就更不願再吸母親的乳頭了。這樣幾個循環下來,母乳越來越少,不得不改用人工喂養。

⑤按摩增乳。因為乳房按摩可鬆解乳房基底部與胸大肌的粘連,改善血液循環,通暢乳腺導管,糾正乳房的異常發育,不僅可提高乳汁分泌,還有助於母親的體態健美,具體辦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