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產後與飲食保健(10)(2 / 3)

母親重返工作崗位以後,應該繼續用母乳喂孩子。如果母親的工作地點離家近或附近有托兒所,應安排在早上、中午和下午去喂孩子,或者把孩子抱到母親的工作地點喂奶。如果母親工作地點離家及托兒所較遠,也應堅持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後用母乳喂孩子。在母親上班時,家裏人可用配方奶喂孩子。或者母親還可以將奶汁擠出,裝入幹淨消毒的瓶子內,存入冰箱,當母親上班時,家裏人可將奶稍加熱後喂孩子。這樣,即使母親上班後,孩子也可吃到母乳。

為減輕乳房腫脹或為了母親不在時用母乳喂孩子,都可將奶汁擠出。擠奶之前,應用肥皂仔細地清洗雙手,再用溫開水洗幹淨乳頭(不必洗全乳),手和乳頭均需用幹淨的軟毛巾擦於。同時,擠出的奶應盛入消毒幹淨的容器中;擠奶時,母親將手放在乳房兩邊,逐漸壓向乳暈,這樣可產生向胸廓的壓力,使乳汁流出,在乳暈的不同方向不斷重複這種擠壓動作,直到該側擠完;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從另一側乳房擠奶。

在孩子出生以前,使乳房做好哺乳的準備十分重要。乳房是很敏感的器官,在懷孕晚期和哺乳期,由於乳房增大,血管增加,支配的神經也增多,變得更敏感,因此,在孕期增加乳頭的適應性是非常重要的,可用手按摩或用毛巾擦洗乳頭以適應生產後哺乳。

乳頭應保持清潔和幹燥,但不可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乳頭,因為這會洗掉乳暈及乳頭上的天然潤滑物而引起乳頭破裂。

成功的母乳喂養還與乳頭的伸展性有關。大多數婦女乳頭突出,產後易於哺乳。但有一些婦女乳頭卻凹陷,成為扁平乳頭。如果得不到糾正,嬰兒吸吮將產生一些困難,也會使母親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並失去用母乳喂孩子的信心。糾正的辦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將乳頭夾住,然後放開,如果乳頭縮回去,說明是扁平乳頭,這就需要作乳房抻拉鍛煉。方法是用大拇指壓住乳頭的兩邊往後壓,以除去粘連乳頭的物質,這種神拉鍛煉每天可做一二次,先向水平方向,然後向垂直方向。

合理喂養,除了上述方麵需要注意外,以下幾點也不可忽略:

(1)產後開奶要早:有的地方習慣上認為,產婦開始幾天分泌的初乳有毒,不幹淨,將它白白地擠掉。過去有的書上也說,分娩兩天之後,給嬰兒喂奶比較好。此外,有的地方要產婦充分休息,24小時之後才把孩子抱來見媽媽,有的老人說:“產婆娘要大養3天,而且要把初乳擠掉。等奶憋得足足的,這才有營養。”實踐證明,這些認識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989年的聯合聲明中就指出:“要幫助母親在產後半小時內開奶。”

產後12小時的奶稱為“初乳”,初乳較濃,顏色微黃,和平時的乳白色的奶汁大不一樣,難怪人們產生誤解,實際上初乳不但沒有毒,而且很有營養,其中含脂肪少,麗蛋白質卻很多,是平時奶汁含量的兩倍。除了有豐富的營養外,初乳中還含有許多抗體。人體受到感染後,身體裏麵就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菌、病毒和毒索。有的抗體可以保證終生不再生這種病,有的雖然不能這樣久,也能維持相當長久的時間。嬰兒剛脫離母體,很缺乏這種抗體,對外界致病因素抵抗能力差,吃了初乳後,就可以得到母親現成的抗體,等於打了高效的預防針,能順利發育成長,這是任何代乳品都無法代替的無價之寶,不可將它白白廢棄。

事實勝於雄辯;專家曾對一周內人乳中多種免疫成分的變化做了研究,盡管第一天的初乳看上去是淡黃色或白色透明的液體,但是初乳中含有的免疫成分是任何其他嬰兒食品不可比擬的。

上麵所提到的人乳中幾種主要的免疫成分都是在產後第一天含量最高(盡管產後第一天的乳汁有可能比較稀薄),所以,喂乳的時間在產後8~12小時為最好。這時,母親已得到了休息,而剛剛離開母體來到人間的小寶寶,就像是一艘剛剛下水的小船,被注入了充分的燃料,在風雲多變的大自然裏,開始了生命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