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產後與飲食保健(4)(2 / 3)

第四,用熱水袋敷小腹部,可刺激膀胱收縮並有利於局部血液循環。

第五,在有尿意而不能排出時,可用拇指按壓關元穴,持續1分鍾便可排尿。

第六,用針灸治療,取會陽、中臂俞、秩邊、次家髎及中極、關元、油骨等穴,再加以電針,通至1~2次,即可有效。

(14)要預防陰道鬆弛。在未生育時,兩性交合很緊貼,陰莖進入陰道時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但生育後就完全不同了,陰道顯得很寬鬆,夫婦雙方都會產生一種交合不夠緊貼的感受。這種情形可能影響性生活的和諧,造成丈夫的不滿足及妻子的性壓抑,甚至可能使夫妻關係破裂。

醫學研究證實,產後陰道鬆弛的關鍵是恥骨、尾骨肌功能的下降。恥骨、尾骨肌是提肛肌群中作用範圍最廣的肌肉之一,它能托起盆腔內髒,保持盆尾陰部軟組織張力,它和近端尿道壁括約肌相互交錯,還伸延進陰道括約肌的1/3,因此,它能收縮直腸下端和陰道,完善排便動作及陰道“緊握”功能。當兩性交合時,恥骨、尾骨肌開始“工作”,陰道收縮,“緊握”陰莖,使兩性結合更加完全、幸福。由此可見,防治產後陰道鬆弛,是要注意鍛煉恥骨、尾骨肌的功能。方法如下:

第一,常做“提肛功”。即吸氣時用力使肛門收縮,呼氣時放鬆,反複20~30次,隔1~2分鍾再進行一次,每天清晨鍛煉5~6次,日間鍛煉2~3次,鍛煉時可采用慢速收縮、快速收縮或兩者交替進行。

第二,可練國外的“蓋格爾操”。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是“開關水龍頭”。患者坐在馬桶上,兩腿分開,開始排尿,中途有意識地收縮陰部肌肉,使尿流中斷,此時感到在收縮的肌肉就是PC肌。如此反複排尿、止尿,排尿、止尿,就像反複開關水龍頭一樣。

其次是波浪狀操練與收縮。即坐在椅子上,由後向前緩慢地收縮PC肌,在收縮狀態下,從1數到10,然後,由前至後逐漸放鬆。此時,腦子裏可以想像海邊的潮水,漸漸漲潮又漸漸退潮,反複操練,反複體驗。

再有是結合墊上或床上運動鍛煉腰腹、臀腿肌肉。即仰臥床上,以頭部和雙腳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PC肌,放下臀部,同時放鬆PC肌。反複數次。這樣做,可使腰腹臀腿肌與PC肌都得到有效的鍛煉,提高PC肌的活力。

(15)產後血暈。此指產婦分娩以後,頭暈眼花,難以起坐,昏倒榻下,或者心下滿問,惡心嘔吐,心煩不安,甚則口噤神昏,不省人事。

本病的發生是由手產後失血過多,營陰下奪心神失養,所致不省人事。此外,產後惡露不下,瘀血上攻擾亂心神亦可致頭暈。

在治療上,若屬於血虛氣脫型,證見產後失血過多、質稀,暈眩,心悸,煩悶不適,昏不知人,手涼肢冷,冷汗淋漓,麵色蒼白,舌淡無苔,脈微欲絕。治宜益氣固脫,用獨參湯,即人參15~30克煎湯,溫服,一日二次。

若產後血暈屬血瘀氣閉型,證見產後惡露不下或量少,小腹陣痛拒按,心下氣滿,神昏口噤,牙關緊閉,雙手握拳,麵色紫暗,舌暗苔少,脈澀,治宜行血逐瘀,可用奪命散,藥用沒藥3克、血竭3克,煎湯溫服,一日二次。

(16)產後痙症。此指產後發生四肢抽搐,頸背強直,甚則口噤,角弓反張者。

本病發生原因主要是陰血虧虛,即產後失血、失津、營陰耗損,津液虛竭,筋脈失養,而致筋急抽搐。此外,感染邪毒後亦可致筋脈拘急發痙。

若產後症狀屬陰血虧虛型,證見驟然發痙,頭項強直,牙關緊閉,手足抽搐,麵色蒼白,舌質淡紅無苔,脈虛細。治宜滋陰養血,柔肝熄風,可用三甲複脈湯:白芍15克,阿膠10克,龜板15克,鱉甲15克,牡蠣(先煎)30克,麥冬15克,幹地黃15克,火麻仁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二次。

若屬感染邪毒,證見肌肉痙攣,頭項強痛,牙關緊閉,身熱惡寒,甚則角弓反張,麵呈苦笑,舌黯紅,苔薄黃,脈弦。治宜解毒鎮痙,理血祛風,宜用攝風散,藥有:赤腳蜈蚣半條,鉤藤7.5克,朱砂、僵蛋(焙)、蠍尾各3克,麝香0.25克;上藥共研細末,每服0.25克,用竹瀝調服。

(17)產後發熱。此指在產褥期間,產婦出現發熱持續不退,或突然高熱寒戰,並伴有其他症狀者。主要病因如下:

一是感染邪毒。由於產婦生產時,接生用具消毒不嚴或產褥不潔,邪毒乘血氣正開而入,正邪相爭而致發熱。

二是外感。由於產後失血傷氣,血脈空虛,腠理不密,衛外不固,而致風、寒、暑、熱之邪乘虛而入,營衛不和而發熱。

三是血瘀。產後惡露不暢,瘀血阻滯,氣機受礙,鬱而發熱。

四是血虛。產後失血,陰血暴虛,陰無所附而浮於外而發熱。

五是食滯。即產後脾胃虛弱,飲食失節,脾胃運化無力,食滯申焦,鬱而發熱。

若屬感染邪毒,證見產後寒戰高熱,小腹疼痛拒按,惡器量多或少,色紫暗穢臭如敗醬,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數有力。宜用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用解毒活血湯,藥用:連翹6克,葛根6克,柴胡6克,生地15克,赤芍9克,桃仁24克,紅花15克,枳殼3克,甘草6克;水煎,一日一劑,分二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