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原因常見於妊娠期鐵的需要量增多而補充不足,孕期胃酸分泌減少影響鐵的吸收,有的孕婦偏食或素食,鐵補充不足,雙胎妊娠也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孕婦患鉤蟲病也可致嚴重貧血,據有人觀察一條鉤蟲吸血約0.03~0.26摩爾/升,並發現鉤蟲病嚴重感染時每天可失血150摩爾(包括鉤蟲吸血及從腸胃道排出的血)。孕婦患慢性感染及肝腎疾病也是造成貧血原因之一,特別是泌尿係感染時,一方麵影響紅細胞的產生,另一方麵影響紅細胞的壽命,及紅細胞破壞後的再利用,抑製體內儲備鐵的能力,隻有抗感染控製後補充鐵劑才有效。
發生機理,妊娠期血容量逐漸增加,經研究證明妊娠晚期的血容量增加約1300摩爾,如果每毫升血液含鐵5毫克,則血容量增加需鐵約650~750毫克,因胎兒及胎盤發育需鐵約250~300毫克,僅孕期需鐵1000毫克,一般飲食中含鐵量約10~15毫克,通過腸胃道吸收隻有10%左右,妊娠後半期,雖然鐵的吸收率可達40%,但仍不能滿足需要,故孕婦總是缺鐵的。
預防:妊娠期需鐵量大大增加,大多數孕婦都有不同程度之缺鐵表現,故在妊娠期最好補充鐵劑,補鐵劑時間大約在妊娠12~16周開始,鐵劑劑量大小及補充劑量隨貧血輕度及反應小而有所區別。隻有預防性補充鐵劑,可使80%孕婦的血紅蛋白達到8克/日以上,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C,稀鹽酸有利於鐵的吸收,用鐵鍋炒菜使亞鐵轉化率增加,有利於鐵吸收,服鐵劑禁飲濃茶,因茶葉中鞣酸可使鐵變為不溶性而不利於吸收。氨基酸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孕婦經補鐵後改善不明顯,與缺少氨基酸有關,故在食物中增加蛋白質(肉、豬肝、蛋類、豆製品)及新鮮蔬菜,要注意飲食等多樣化,協調各類營養物質之吸收利用。
妊娠期腰背痛宜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孕婦的腰背痛,多數由於行動姿勢的不正確引起,如早上起床後的痛,多是夜裏臥床姿勢的原因;下午、傍晚的痛,多是白天工作活動和走路等姿勢的原因。
由於睡眠引起的腰背痛,可在睡覺時墊塊小木板在軟褥墊下麵;是白天工作引起的原因,則要減少工作量,注意行走的姿勢,不穿高跟鞋等。此外,幫肚、腹帶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作局部按摩,或用熱水袋敷在疼痛處亦有效。
妊娠晚期陰道出血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早產及子宮破裂。
前置胎盤之所以引起出血是由於在妊娠晚期或臨產後,子宮上部的肌肉收縮,下段逐漸伸展,導致子宮頸管逐漸消失,但是附著在子宮下部或子宮頸四周圍的胎盤組織卻不能相應地伸展,以致於前置部分的胎盤與子宮相分離而引起出血。對於此種出血,目前尚無事先預防的方法,隻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為什麼不宜自用流產藥物
小佟因出血半月不止並伴有劇烈的腹痛,麵色蒼白地被家人攙扶著走進了醫院婦科就診。在醫生的再三追問下,她才說是因為懷孕怕別人知道,自行服用了米非司酮(一種流產藥物),想終止妊娠。經過醫生的全麵檢查,確診她不全流產。醫生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才使她避免了更嚴重的損害。
米非司酮作為終止妊娠的藥物,近兩年已較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它的原理是早期妊娠時,胚胎主要靠孕酮來維持其營養和生長發育,米非司酮有對抗孕酮的作用,它可使孕酮失去活性,子宮蛻膜變性壞死脫落,胚胎便停止發育。它常與前列腺素陰道栓劑合用達到流產的目的。藥物流產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可避免手術流產對子宮可能引起的損傷,更不會出現刮宮時的恐懼心理。
藥物流產特別適用於產後哺乳期妊娠者和子宮過度屈曲、宮口過緊等手術困難的婦女。但與負壓吸宮人工流產手術相比有以下不足:藥物終止妊娠過程較長,流產過程包括了幾種病理情況的演變、從先兆流產發展為難免流產,進而或轉化為完全流產,或導致不全流產,或妊娠期發生過期流產。如果發生了不全流產等症而不能準確及時予以處理,往往會因出血過多給身體帶來損害。因此使用藥物流產者,首先應選擇那些具有急診刮宮條件和設備,有急救措施的醫院門診部,在醫生的嚴密觀測下使用,不得作為家庭藥物自用;有的人怕住院開銷太大,圖省錢省事而不去就醫,這樣一旦出現意外就有生命危險。如果孕婦用藥後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或流產失敗還得施行手術流產。
不論是手術流產還是藥物流產對婦女的身體總是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考慮,還要積極認真地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兔不必要的妊娠發生。
妊娠期發生手足抽搐時宜采取什麼方法
在婦女懷孕期間,尤其是四個月後,胎兒可因生長需要,要向母體攝取各種營養物質,如鈣、維生素B就是其中兩種,如果母體補充的這兩種物質不能滿足胎兒的需要,胎兒就要奪取母體本身維持代謝所需的鈣質和維生素B1。因此,婦女懷孕期多吃含鈣較多的食物,如:魚、蝦、蛋類和各種動物類食物及含鈣較多的糙米、粗麵、豆類,還可服魚肝油、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