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17)(2 / 3)

孕婦患尿路感染宜采取什麼保健措施

妊娠期婦女尿路感染十分常見,發生率約為4%~6%。由於妊娠子宮逐漸增大壓迫輸尿管。正常孕婦的尿液中又有少量的糖,故細菌易於侵入繁殖而發生尿路感染症狀。

妊娠期尿路感染,輕者可引起膀胱炎,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和血尿。重者為急性腎盂腎炎,除有明顯的膀胱炎症狀外,還可有腰痛、發熱、寒顫等全身症狀。此時細菌和毒素可經血液而影響胎兒,尿路感染還可刺激子宮收縮造成流產、早產。所以妊娠期尿路感染要積極治療,選用的抗菌素均應考慮到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嚴重尿路感染經各種治療仍難以控製或急性發作頻繁者,應做人工流產。有急性腎盂腎炎病史的婦女,臨床治愈後,一年以內不應妊娠。

精神因素對產後出血有影響嗎

產後出血是產科的嚴重並發症,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紀60年代國內產後出血發病率多在2%~5%,70年代以來開展圍產醫學以後,產後出血逐年下降,一直為產科工作者所關注。孕婦在妊娠末期或臨產前後情緒上波動,精神上緊張,大部分孕婦惟恐生女孩的一種精神壓力,引起心理失衡,造成產後出血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由於生女孩產婦情緒上波動,精神上抑鬱,使產婦心理功能失去平衡導致神經及活動機能失凋,引起機體一係列變化,下丘腦神經元內的生物胺活動可抑製,ACTH的分泌,多巴胺會刺激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及垂體釋放卵泡刺激素(HSH)和黃體生成素(1H)的釋放,這些激素釋放和抑製都影響著機體的生理功能和行為——導致下丘腦的電活動或神經生化活動增高,並伴有生物胺變化。機體可產生一係列植物神經——內分泌反應。導致情緒變化通過神經係統影響免疫功能,使病人行為變化,情緒精神障礙,而引起子宮大出血、子宮下段不收縮、產婦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一係列症狀出現。綜上所述,產婦在分娩前後精神上壓力大,可使某種神經介質與內分泌失調引起產後出血。所以對於產後出血除病理因素外,精神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平素要了解孕婦心理因素。及早解除精神壓力。要細心觀察孕婦的心理活動,對思想負擔較重及受封建舊的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病人,要宣教解除其精神壓力,以防產後大出血。一旦有大出血病人要立即采取有效搶救措施,並對家屬及病人作耐心細致思想工作,配合我們的治療,使產婦盡快恢複正常。

為什麼忌忽視孕婦體癢

有的地區如上海,有些人把孕婦身上發癢稱為“胎氣”,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懷孕的時候自然會伴隨的現象,因而不引起重視。實際上這是一種叫“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症”的疾病,容易引起胎兒死亡,導致孕婦發生早產和產後出血。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由於認識上的不一致,這種病的名稱很多,甚至認為它對胎兒和母親都沒有影響。即使到了80年代初期,一些權威性的內科教科書仍如是說。實際上“胎氣”不是無所謂的症狀。

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症最主要的表現為孕婦身上發癢,其症狀大多是在懷孕7~8個月或再稍晚些時間出現,也有在妊娠5~6個月就開始瘙癢的。發癢的部位通常在腹部,有些僅僅是輕度的局部瘙癢,但有些卻遍及全身,涉及到手掌、頭發等部位,症狀嚴重的孕婦會坐立不安、難以入眠,真可謂奇癢難忍!當為這些孕婦做檢查時,皮膚上並沒有什麼特殊發現,但在瘙癢厲害的孕婦身上可留下抓痕,可一旦小孩出生一兩天,瘙癢就完全消失了。其中一部分婦女,再次懷孕後叉會出現瘙癢。這都是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引起的,這種黃疸一眼就能發現。少數孕婦第二次懷孕還會再次出現黃疸,這就是所謂的妊娠複發性黃疸。

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症的主要危害是。容易引起胎兒在宮內死亡及新生兒嚴重窒息。造成這一危害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通過研究已經發現,這些孕婦的胎盤絨毛間隙比正常胎盤小,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胎盤靠母體那一麵的血流不通暢,胎兒所獲得的氧量減少。在沒有臨產時對胎兒的影響還不大,一旦臨產,子宮開始收縮,胎盤母體這一邊的血流量進一步減少,缺氧愈加明顯,胎兒往往就在這個時候死亡,同時,此病也易引起孕婦早產和產後出血,危害產婦的身體安全。

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症是可以治療的,關鍵在於重視。首先孕婦自己要重視,身上發癢就要找醫生,並經常與醫生保持聯係,胎動少了要趕緊找醫生。另外醫生也要重視,每次產前檢查要向孕婦詢問癢不癢,對乳房上發癢的孕婦要反複檢查肝功能,注意穀雨轉氨酶和血清膽紅素是否升高,仔細檢查有沒有肉眼可見的黃疸,一旦發現陽性結果應及早住院,采用各種方法監護胎兒有沒有宮內缺氧的表現。必要時應及早結束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