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15)(1 / 3)

腦積水胎兒確診後,應及時引產處理。如不能早期診斷及時處理,分娩過程常造成難產,甚至發生子宮破裂,危及產婦生命。

腦積水胎兒多數不能生存,少數成活者往往智力低下,甚至成為白癡,這是由於大量腦脊液壓迫使大腦萎縮之故。因此,處理時以保護母親為主。

早破水宜采取哪些治療措施

胎膜在產程開始之前破裂者稱為胎膜早破,也稱早破水。胎膜早破可引起感染、早產和臍帶脫垂。

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如胎位不正、骨盆狹窄或頭盆不稱,羊水過多,雙胎啟頸有病變如裂傷、疤痕等,均易引起服膜早破。腹部受傷或摔倒,醫務人員作婦科檢查動作粗暴,性交,以及孕婦營養不良,維生素C、D缺乏,胎膜鬆弛、缺乏彈力等,都是胎膜早破的原因。

胎膜破裂後,羊水可以從陰道內流出,時多時少,持續不斷。

胎膜早破如接近預產期,又無胎位不正和骨盆狹窄,臨產後多不影響產程進展。但若破水時間長,則易造成宮腔感染。如果有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當羊水外流時,易發生臍帶脫垂和肢體脫出。臍帶脫垂若處理不及時,常危及胎兒生命。同時,羊水流出過多,可使子宮壁緊緊裹住胎體,影響胎盤血液循環,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分娩時由於沒有羊水潤滑產道,可使胎兒娩出困難。

預防胎膜早破要注意孕期衛生,加強營養;妊娠晚期避免性交和外傷;有胎位不正者,應及時請醫生糾正;有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者,妊娠晚期更要注意預防早破水。若胎膜已破,要臥床休息,並抬高下肢和臀部,以防羊水繼續外流。破水超過12小時未分娩者要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若超過24小時仍未分娩者,除個別未成熟兒以外,一般都應進行引產。若有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等異常情況,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剖宮產或其他方法結束分娩。

孕婦防病保健

怎樣在妊娠中預防佝僂病

嬰兒呱呱墜地前,媽媽多麼盼望他是一個胖胖健康的寶寶。然而,有些嬰兒剛一出生就有顱骨軟、骨縫寬、囪門大,甚至前由與後囪通連起來,化驗血中鈣與磷,分別隻有8~9毫克、3~4毫克,明顯低於正常兒童。原來這些嬰兒患了先天性佝僂病。

嬰兒患先天性佝僂病在北方地區很常見。據調查,每生100個嬰兒,大約有15個嬰兒患病。特別是早產兒中患先天性佝僂病的更多些,嬰兒患這種病是因為母親體內的維生素D不足,而使胎兒肝髒內沒有充分的維生素D儲存的緣故。

為了證明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醫生們曾給孕婦進行試驗性治療:從嬰兒出生前三個月開始,每天給孕婦飲食中加15毫克骨化醇,嬰兒出生後3~6個月時患佝僂病的有35%,而母親未服骨化醇的,其所生嬰兒在3~6個月時有52.4%患有佝僂病。可見,孕婦飲食中的維生素D的多少,直接影響嬰兒是否健康。

為了預防嬰兒出生後發生佝僂病,母親懷孕的就應采取以下措施:

(1)整個懷孕期間,都要講究衛生,定期體檢;

(2)增加營養,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肝髒等;

(3)常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參加適當勞動,但要注意休息;

(4)懷孕後半期和哺乳期的婦女,應口服維生素D2,每天1.5萬單位,或每月注射1~2次維生素D2,每次40~80萬單位,或注射維生素D3,30~60萬單位。同時,加服維生素A、B、C,比單純服維生素D效果更好;

(5)有條件的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紫外線照射,特別是秋季、冬季懷孕時,在懷孕最後兩個月內,應照射1~2個療程,每療程15~20次;

(6)凡有低血鈣,經常出現手足發麻、抽筋的孕婦,應及時治療。

什麼是宮外孕

宮外孕在醫學上又稱異位妊娠,是婦產科較常見的病症,大多發生於曾經生育過或者做過人工流產手術的年輕女性。宮外孕時,受精卵著床於子宮體腔以外並開始發育,這是無法孕育成熟的,它的結局隻能是流產或者發生破裂。

近年來,宮外孕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宮外孕的結果,幾乎無一例外地要發生破裂,導致腹腔內大出血,而且發病又急又快,如果就醫不及時,延誤搶救,就可能因失血過多而危及生命。

宮外孕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在全部宮外孕中約占95%以上。這種類型的宮外孕在發生險情時,一個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腹痛,那麼在自我感覺方麵一定要注意,如果輸卵管未破裂,其腹痛往往表現為一側隱痛或墜痛;如果已發生破裂,則下腹的一側往往突然出現絞痛或撕裂樣的疼痛,隨著腹腔內出血的增多,患者會出現麵色蒼白、煩躁、脈搏加快、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失血征象。這表明病情危急,必須立即送醫院,千萬不要拖延。

宮外孕也是懷孕,一些反應往往與正常妊娠差不多,如停經、惡心、嘔吐、孕檢尿液呈陽性反應等,有時還會出現陰道少量出血,好像是先兆流產。

值得一提的是,宮外孕患者大多都是因為腹痛才去就醫的,並沒有想到宮外孕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提醒育齡婦女:如果近期有性生活史、月經又遲遲沒來、陰道有不規則少量出血,那麼一旦出現腹痛,一定要想到宮外孕的可能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救治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