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忌累:是指身體或精神上的過度勞累。到了妊娠後期,活動量應該適當減少,工作強度亦應適當減低,特別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隻有這樣才能養精蓄銳,使分娩時精力充沛。
5.忌懶:有些婦女懷孕早期擔心流產,懷孕晚期害怕早產,因而整個孕期都不敢活動。有些孕婦則是因為懶惰而不願意多活動。實際上,孕期活動量過少的產婦,更容易出現分娩困難。所以孕婦在妊娠末期不宜生活得過於懶散,也不宜長時間地臥床休息。
6.忌饑餓:產婦分娩時要消耗很大的體力。因此,產婦臨產前一定要吃飽、吃好。此時家屬應想辦法讓產婦多吃些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的食物,切忌什麼東西都不吃就進產房。
7.忌遠行:一般在接近預產期的前半個月後,就不宜再遠行了,尤其不宜乘車、船遠行。因為旅途中各種條件都受到限製,一旦分娩出現難產是很危險的事情,它有可能威脅到母嬰安全。
8.忌濫用藥物: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一般不需要用藥,也沒有能使產婦腹痛減輕的藥物。因此,產婦及親屬萬不可自行其是,濫用藥物,更不可隨便注射催產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預防難產應先了解哪些孕婦容易發生難產,她們是:骨盆狹小或畸形的孕婦;年齡超過35~40歲的初產婦,胎位不正的孕婦;體態顯著肥胖平時又缺乏運動的孕婦;心理脆弱、精神過度緊張的孕婦以及過去發生過難產的孕婦等。這幾類孕婦應注意預防難產,加強產前檢查。產前檢查可早期發現孕婦骨盆異常、胎位不正和胎兒過大。醫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必要的處理。同時,通過產前檢查,可及時發現孕期保健的不足和孕婦的其他異常,以便對孕婦進行正確的指導或治療,可有效地防止難產的發生。
臨產前後宜做好哪四件事
分娩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臨床證明,如果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能密切配合助產人員,其產程將會縮短,分娩也較順利,對母嬰的健康都有好處。
.精神不要緊張。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若已做好產前檢查,又未發現什麼毛病,每個產婦都能平安生下嬰兒。即使有一些不平常,也不要害怕,要相信助產人員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母嬰的健康是有一定保障的。另外,不必過多考慮生男生女的問題,更不要有怕生女的思想,否則,將因此而影響大腦對子宮收縮功能的調節,導致子宮收縮無力,產程延長,甚至發生難產和產後子宮收縮不全流血不止。
2.不要憋著大小便。在分娩過程中,產婦要保持每二三小時排尿一次,另外,臨產前也應把大便排盡,以利於胎兒下降,還可避免因腹壓增加,產婦不由自主地將大便溢出而汙染外陰,容易引起產道細菌感染,如大小便不易排出的話,可通過灌腸和導尿,促使大小便排出。
3.要保持正常的飲食。分娩過程的時間較長,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水分,而產婦在宮縮時都需要充足的體力。不吃不喝,能量及體力得不到補充,必將影響體力的發揮。所以,產婦在臨產前要適量進食一些食物。食物宜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吸收,像米粉或麵條煮雞蛋、雞蛋羹等。如果產程比較長,中間還應當加餐幾次。
4.學會一些有助分娩的無痛手法。產婦要學會呼吸,當子宮陣縮開始時,就行自然緩慢地深吸氣;陣縮過後,把氣慢慢呼出來。當子宮開全後,陣縮強烈,產婦可用力握住床邊的把手,並向下屏氣。若陣縮強烈,疼痛難忍,吸氣時,可用雙手從下腹部兩側按摩到腹部中央;呼氣時,又從腹中央按摩到腹部兩側、反複多次。也可用手壓迫腹部最不舒服的部位,都有減輕疼痛的效果。
子宮收縮過強所致難產宜采用什麼方法
這裏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子宮收縮過強可仍保持正常宮縮特點,即有節律性、極性和對稱性,那麼宮口擴張過快,胎兒被很強的宮縮很快通出產道,則胎頭沒有適應產道的時間,宮頸及陰道也沒有時間得以充分擴張,因來不及接生胎兒墜地外傷,顱內出血等,此外,母親往往有會陰及陰道廣泛撕裂,出血。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宮縮過強,同時還喪失了節律性、對稱性、極性,每次宮縮時左右側肌肉收縮不一致,並且子宮下段肌肉收縮強度反而高於子宮體部,這樣子宮腔內持續維持較高壓力,影響胎盤的血液供應,可以使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母親則感到腹痛持續難忍,但是產程沒有進展,宮口停止開大,常並發尿瀦留、腸脹氣等情況。
子宮收縮乏力的常見因素有哪些
所謂子宮收縮乏力,是指宮縮仍保持正常的對稱性、節律性和極性,但宮縮的強度降低,宮縮持續的時間縮短,這樣每次宮縮的力量弱,宮口擴張緩慢,使分娩的時間延長,胎兒受到威脅,產婦也疲勞不堪。臨床表現為子宮口開的很慢,產程延長,超過正常的時問範圍。
此種難產的後果是:胎頭進入骨盆,膀胱被壓迫在胎頭和恥骨聯合之間,可發生排尿困難,尿瀦留;此外,產後子宮收縮乏力,影響胎盤剝離,易發生產後出血,宮縮乏力,亦能影響胎兒,原因是產程停滯,手術產機會增多,增加胎兒宮內缺氧,胎兒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