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養過剩的惡果:孕期營養過剩有可能使母、胎出現許多並發症。孕婦在妊娠期間攝入營養過多,會使脂肪貯存增加、細胞代謝異常、細胞外間隙增大,出現以水腫、高血壓、尿蛋白為主要症狀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所以臨床上常將孕婦體重增長超過13千焦作為妊高征的高危因素。營養過剩還會造成孕婦血糖過高,這會加重胰髒負擔誘發糖代謝障礙,嚴重者日後就可能發展為糖尿病患者。經常有糖尿的婦女極易伴發黴菌性陰道炎等生殖或泌尿係統感染。營養過剩的孕婦胎兒往往過大。
如果孕期體重增加超過13.5千克或者孕前體重超過70千克、孕期體重增長又超過7千克的話,就會被認為是巨大胎兒(新生兒出生體重≥4000克)的高危因素。胎兒過大容易發生早破水、胎位不正、自然分娩困難、手術率增加、產後出血、感染、產道損傷、傷口愈合不良等。同時,胎兒宮內缺氧、新生兒產傷如顱腦損傷、肩難產、肢體骨折等發生率也增加,胎、嬰死亡率明顯上升。
此外,孕期體重增長過多還會加重孕婦的心髒、肝髒負擔,分娩後體重恢複到孕前水平的時間會延長,產褥期卵巢功能恢複緩慢,產後月經推遲,甚至會出現一係列卵巢功能不良的表現。
2.營養過剩的表現:營養過剩的主要表現為孕婦的體重增長過多、過快。所以,孕一婦可以通過觀察自己體重的變化來了解自己是否有營養過剩的表現。孕婦在妊娠足月時體重的增加包括:胎兒、胎盤、羊水4.5千克;子宮、乳房1.5千克;血容量1.5千克;組織液1.5千克;體內脂肪貯存增加2~3千克。整個妊娠期體重平均增長應在10~11千克。通常孕婦的體重在妊娠20~32周增長最快,妊娠晚期增長會逐漸變慢,一般每周不超過200~300克。對於正常單胎妊娠的孕婦,如果孕期增長13.5千克以上則為肥胖型;增長9.0千克以上為中等型;增長7.2千克以下為消瘦型。
如何防止孕期體重過度增長?主要是避免營養過剩。在早期妊娠反應消失後,孕婦往往食欲大開。有的孕婦喜歡吃甜食如點心、巧克力或吃零食,一閑下來就不停地吃,花生、瓜子、糖果,隨心所欲。有人認為水果有營養,就一天吃很多。如此這般地吃下去,再加上活動量小,體力消耗不大,造成入大於出形成營養過剩的結果。從我們臨床觀察來看,目前許多孕婦孕期體重的增長超過了15千克,特別是那些孕前體重就超過70千克的肥胖婦女,孕期體重就更難控製,有的人甚至增加30千克以上。
孕期營養過剩會出現糖尿嗎
由於生活環境、飲食條件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有一部分孕婦在孕期的不同階段可能出現糖尿,尤以孕中期(13~28周)和孕晚期(28周以上)較多見。
在臨床曾對500名孕婦進行過尿糖檢驗,結果93人尿糖陽性,占檢驗人數的18.6%。其中,孕早期者較少,孕中期者居中,孕晚期者則較為多見。孕期不同階段的孕婦的尿糖量也有差異。早期平均為6.2毫克/升,晚期則可達18.6%毫克/升。由此可見,孕婦出現尿糖的百分率以及尿糖的含量均隨懷孕月份的增大而增加。檢驗中還發現,孕婦的年齡越大孕期出現尿糖的機會越多。
尿糖對孕婦會有什麼影響呢?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對孕婦而言,盡管她們中間的多數人產後能恢複尿糖陰性,但也有一部分人會持續下去成為糖尿病患者。胎兒是孕期糖尿的主要受害者。母體的高血糖可以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造成胎兒過於肥胖,而過多的脂質會影響胎兒的腦組織發育。有資料認為,尿糖和血糖同時明顯升高的孕婦,如不設法控製尿糖、血糖,其子女出生後的智商較之正常孩子會下降4~5個百分點。此外,高血糖還能使新生兒肺成熟延遲,出生後易發呼吸困難綜合征。
那麼孕婦為什麼會出現糖尿呢?這主要是由於隨著胎兒的成熟,胎盤會分泌一些抗胰島素物質,加上不少孕婦吃得過多,營養過剩,致使胰島素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能將血液中的糖轉化成糖元儲存起來,導致血糖過高,過高的血糖使腎髒對糖的吸收負擔加重,腎小管對糖的重吸收不完全,導致尿中精含量上升。另外,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大,腹中胎兒不斷長大,壓迫下腔靜脈、腹主動脈等,使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全身血容量增加,這就進一步加重了腎髒負擔,更促成了尿糖的出現。
大多數孕期糖尿病人並無症狀,通常都是在產前體檢做尿糖檢驗時才被發現。已經發現尿糖陽性的孕婦,可以先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蛋白質、牛奶(勿加糖)、雞蛋、瘦肉等,少食糖。可常吃些洋蔥、魚類(特別是黃鱔)、水果等。如果經飲食調整仍不能控製血糖和尿糖,則應及時就醫,請專科醫生加以指導。
為什麼孕婦不宜吃桂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