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11)(2 / 3)

為什麼懷孕不要忘了補葉酸

一些嬰兒在出生時伴有先天畸形、缺損或者癡呆,更有甚者,生下來就是死胎,或早已胎死腹中了,原因何在呢?

美國疾病控製中心的研究人員指出:神經管畸形是造成圍產兒、嬰兒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世界上大約有三四十萬病例發生,而我國是神經管畸形的高發國家,平均每天有30個,每小時有兩個這樣的畸形兒出生,它居我國各種出生缺陷之首。

神經管及其覆蓋物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稱為神經管閉合不全,是非常嚴重的先天性缺陷疾病。因為神經管的前端發育成以後的頭,其後端發育成以後的脊柱。若前端沒有發育閉合好,便會發生無腦畸形,後端未閉合好,便發展為以後的脊柱裂。

經調查研究,婦女在懷孕早期,體內維生素缺乏是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的主要原因。在多種維生素中,已證實葉酸的缺乏可以造成脊柱裂和無腦畸形的發生,因此,孕期婦女適時適量地補充葉酸可預防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在許多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葉酸,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萊中含有較多的葉酸,如菠菜、小白菜、油菜、香菜、雪裏蕻等。

為什麼孕婦更宜補鋅

所有孕婦都要經過分娩過程才能把可愛的嬰兒帶到人間。專家們研究發現,孕婦在分娩時子宮肌肉的收縮力與其血清中鋅的含量密切相關。如果孕婦在分娩時血清鋅含量過低,就會大大降低子宮肌肉的收縮力。由於宮縮弛緩無力,會增加產婦的痛苦及出血量,同時極易導致分娩時的並發症和危險性。如果產婦血清鋅含量正常,則可使產程縮短,出血量降低,並發症減少,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和產婦的健康。

行剖宮產的產婦,血清中鋅的含量水平對傷口的愈合影響更大。經研究證明,術後局部區域鋅含量明顯增高,並聚集在創口周圍,24~48小時鋅的含量達到高峰,這說明術後鋅被轉移到創口部位,參與創麵的修複過程。膠原纖維是創口修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缺乏膠原纖維,不僅影響創口的愈合速度,也影響創口愈合的質量。鋅在結締組織生長,尤其是在膠原纖維成熟的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許多實驗表明,肝髒是機體的“鋅庫”,它能在機體需要時,增加鋅的供給量。一般可以認為,血清鋅含量下降則說明體內缺鋅,而肝髒鋅含量下降則說明體內鋅的儲備將要耗竭。美國規定成年人日需鋅量為15毫克。新西蘭規定成年人日常需鋅量8~15毫克。我國近年也規定成年人日需鋅量15毫克,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日需鋅量為20毫克。醫學家們認為,缺鋅影響細胞的分裂和再生,因此孕婦在整個孕期內及哺乳期,都應適當補鋅。

目前含鋅藥物有硫酸鋅、氧化鋅、葡萄糖酸鋅等,但人體對藥物性鋅的吸收僅為10%,所以補鋅以不超過正常人每日需要量的10倍為限,即每日不超過150毫克鋅。補鋅的最好辦法是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動物性食物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而且生物利用率也高,如肉類、動物內髒、鮮蛋、牛奶及魚蝦類。海帶、銀耳、豆製品、花生米等含鋅量也很高,蔬菜中鋅的含量普遍比較低,其中含鋅量高的有菠菜、油菜、蘿卜、韭菜、黃花、大白菜等。以上含鋅豐富的食物,孕婦可自由選擇食用。

為什麼孕期宜多吃植物油

一些研究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吃植物油少,嬰兒濕疹發生率就高。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反應”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病,一般以劇烈的瘙癢,多種形態的皮膚損害、反複發作為特點。嬰兒濕疹大多發生在出生後1~3個月,6個月後逐漸減輕,大多數病兒到一歲半後可逐漸自愈。

科學研究證實,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隻能靠食物供給。而這些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動物油含量極少,人體缺乏脂肪酸,可引起皮膚粗糙、頭發易斷、皮屑增多等,嬰兒則易患濕疹,因此,為了預防嬰兒患濕疹,孕婦應多吃植物油。

為什麼孕婦忌多吃冷飲

婦女懷孕期間,胎盤會產生大量孕激素,使胃腸道平滑肌張力減少,胃酸酸度降低,胃腸蠕動減弱,此時胃腸黏膜對冷熱刺激非常敏感,孕婦多吃冷飲會使胃腸血管突然收縮、胃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腹痛、胃痙攣等症狀。此外,孕婦的呼吸道黏膜往往充血並有水腫,貪吃冷飲會使充血的血管突然收縮,血流量減少,致使抵抗力降低,潛伏在呼吸道裏的致病微生物便會乘虛而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體炎等。據報道,胎兒對冷刺激敏感,孕婦吃冷飲時胎動次數增加,因此,孕婦不宜過多地吃冷飲。

為什麼孕期忌貪食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場上的東西又是極大的豐富,雞、鴨、魚、肉、蛋,憑孕婦可著勁兒地吃、變著樣兒地吃。那麼對於孕婦而言是不是吃得愈多真的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