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3)(3 / 3)

2.子宮原因:人工流產術後發生周期性腹痛,是宮頸管粘連的表現。這與手術操作不當或負壓吸引力過大有關,也是初胎人工流產易出現的後遺症。頸管粘連後,經血因不能通過陰道排出,便經輸卵管返流至腹腔,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隨經血逆流至腹腔,可形成盆腔內子宮內膜異位症,破壞生殖器官的正常解剖與生理功能,這也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工流產術後婦女如出現停經、周期性腹痛,應及時到醫院診治,避免經血返流腹腔造成嚴重後果。

3.輸卵管原因:人工流產術時如果陰道潔度差,手術消毒不嚴,可造成術後生殖係統急性感染。如發燒,腹痛,排出膿性分泌物,驗血時白細胞增高等。國內報道的發生率為0.11%~1.8%,應及時到醫院徹底治療,否則將延誤成慢性炎症,使輸卵管粘連阻塞,造成不孕。

人工流產手術的遠期並發症還可能影響分娩。上海對16630例分娩產婦的並發症做過調查,發現有過人工流產史產婦的分娩並發症比無人工流產史者明顯增加。前者並發症發生率為9.16%,後者為4.09%,並發症中的胎盤粘連、胎盤殘留占首位,其次為前置胎盤、低置胎盤、胎盤早剝和植入性胎盤。有人工流產史者急產率高,有人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證明第一胎有人工流產史婦女中,1/3具有宮頸缺損。

人工流產手術的近、遠期並發症對婦女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特別是對初胎婦女。如果初胎婦女必須做人流術,則術後須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過早恢複性生活(在四周內),否則會增加術後感染機會,影響子宮恢複。術後適當休息也是必要的。經研究觀察,術後未作休息者,其病經和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等並發症發生率多於全息者。有些初胎婦女,特別是未婚妊娠的女青年,終止妊娠時,因種種原因不願讓家人或同事知道,人工流產術後不休息或很少休息,這樣對身心健康都很不利。我們誠懇告誡年輕的朋友們,初胎不要輕易做人工流產術。

為什麼初孕者做人工流產易出現子宮穿孔

據臨床統計,做人工流產最多的是一些年輕夫婦。他們婚後由於工作、住房或經濟等原因不打算馬上要孩子,而避孕失敗又懷了孕,還有一些是未婚先孕的年輕人。目前在藥物流產尚不普及的情況下,負壓吸宮人流術仍是終止早孕的主要方法,但這種方法對初胎者有不良影響,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妊娠時,宮頸口處於緊閉狀態,當做人工流產手術時,由金屬或塑料製成的吸管經宮頸進入宮腔。有分娩曆史的婦女宮頸經胎兒的擴張,、一般較鬆弛,吸管容易通過,而初胎婦女的宮頸未經過擴張,所受到的疼痛和不適往往更為明顯。同時由於負壓吸引對宮壁的突然性刺激,可引起內髒迷走神經反射,臨床中易出現頭暈、心慌、胸悶、麵色蒼白、出冷汗等症狀,嚴重時還會伴發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及抽搐。醫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人流綜合征。其發生率可在12%左右。初胎婦女的發生率要明顯高於經產婦女。人工流產手術是在子宮腔內盲視下操作的,術者隻能憑感覺完成吸宮過程,初胎婦女一般宮口較緊,手術時會影響術者感覺,容易導致穿孔。據調查,初胎婦女的子宮穿孔率要高於經產婦女。

妊娠時子宮內膜為胚囊提供豐富的營養環境,其供血十分豐富。這時的子宮內膜在醫學上稱為蛻膜,人工流產手術時蛻膜組織隨胚胎一起吸出,使子宮壁的創麵出血,而子宮的有力收縮,可使血管關閉,停止出血。初胎者因各種原因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其子宮出血的發生率明顯高於經產婦女。

為什麼多次人工流產會促發乳腺癌

在乳腺癌發病率較高的西方世界,幾乎每10名婦女中就有一名患乳腺癌。我國雖不屬乳癌高發國家,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出現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的趨勢,尤其在大城市中更為明顯。如北京,自1978年以來,乳腺癌已超過宮頸癌,成為婦女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以往人們認為,乳腺癌與人們的飲食結構不合理有很大關係,這確已為較權威的流行病學研究所證實。西方婦女由於飲食結構中脂肪含量較高,乳癌發生率也高。這是因為高脂肪飲食會使雌激素水平提高,而乳癌的發病與雌激素高又直接相關。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較男性乳癌高百倍,便是證明。

鮮為人知的是,最近馬來西亞的科研工作者公布的調查研究結果揭示,經常做人工流產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會多。這是由於女性妊娠後,體內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生理狀況相應改變。妊娠一月後,乳腺的導管和腺泡也發育旺盛血管增多,乳腺膨脹飽滿。但人工流產後,妊娠突然中斷,激素驟然下降,乳腺突然停止生長,腺泡萎縮。這種突然的起落,係一種違反正常生理的狀態,可使乳腺中出現淤滯,引起腫塊,發生多種乳腺病,乳癌發生的可能性自然也隨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