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3)(2 / 3)

2.盡量避免接觸農藥:大部分農藥如有機氯、有機汞、代森鋅、西維因、敵百蟲、滴滴涕等,都能經由母親的血液循環進入胎盤,導致受精卵不能著床,胎兒中斷發育或發育遲緩,甚至流產、死胎。有的還可導致胚胎發育不全,造成腦小、小眼球、多趾、缺趾、唇裂等畸形。所以孕婦不宜噴灑農藥,不要進入剛施過農藥或在存放農藥的室內居住。

3.停止挑擔負重勞動:挑擔是農業生產中慣用的勞動方式之一。挑擔時,肩上所承受的重量會經過骨盆傳遞給下肢。由於婦女的骨盆薄而輕、盆腔敞而淺。支持作用較男性要差得多。再者,婦女平時的呼吸方式主要是胸式呼吸。挑擔時由於胸部肌肉緊張,胸廓舒張度縮小,會使婦女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或混合性呼吸,這樣會使腹壓增高,盆腔靜脈血液回流阻力更大,供給胎兒的氧氣和養料就會缺少,胎兒的代謝產物也不能及時排出,從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引起流產、早產和宮內死胎。所以孕婦應避免過度的挑擔、扛抬重物等負重勞動。

丈夫怎樣學聽胎心

孕期家庭監護是保證孕婦和胎兒安全的重要措施。有些監護內容如聽胎心,需要丈夫幫忙,因為孕婦本身無法自己完成。

妻子排尿後仰臥床上,兩腿伸直。丈夫可直接用耳朵或用木聽筒貼在妻子腹壁上在醫生指定的聽胎心部位,仔細地聽即可聽到一種節律規則、近洲擺滾洲“滴答,滴答”聲,這就是胎心音。一般每分鍾可聽到胎心跳動120~160次。每日聽一次或數次,每次數胎心1~2分鍾。如發現胎心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則為胎兒缺氧的警報,應立即就醫。

在聽胎心時,除可聽到胎心音外,尚可聽到其他幾種聲音,丈夫必須學會區別。如臍帶雜音,一種酷似吹風樣的雜音;子宮雜音,一種性質為吹樣,但音調低沉有力的響聲;腹主動脈音,類似敲鼓一樣的“咚咚”聲音;胎動音,胎兒肢體撞擊子宮壁時,可引起一種沒有規律的雜音,且部位多變時有時無。

為什麼孕婦宜避免噪音的侵擾

噪音對中樞神經係統有強烈的刺激性,可使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失調,從而影響身體各方麵的功能。如:可引起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血壓升高、心悸、頭痛、呼吸加快、食欲不振、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等症狀。還會因神經係統功能失調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婦女出現卵巢功能障礙、月經不調、痛經等。除此之外,還會有血糖上升,噪音性耳聾發生。

那麼,噪音對胚胎的發育是否有影響呢?曾經有文獻報道:職業為織布工人的婦女流產率要比從事其他工作的婦女高,這可能與同時伴有振動的影響有關。1979年國外一專家對在飛機場周圍的噪音區與其他區域進行比較、分析17種出生缺陷的發病率及先大畸形的總發病率,未發現出生缺陷的發生與噪音有關。但不能排除對胎兒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有輕度影響。由此可見,雖然噪音對胎兒無明顯的直接影響,但嗓音可使孕婦出現上述各係統不良反應,從而影響優生。值得提出的是振動(尤其是非周期性衝動性全身振動)可促進盆腔炎症的惡化及盆腔內器官的移位,這些均不利於婦女的生育。

為什麼初孕者做人工流產手帶是影響今後的生育

調查結論告訴我們:初胎婦女人工流產後繼發不孕的日益增多。發生率可在5.3%~19.4%,而我國正常人群的不孕症發生率隻有1%~4%。其原因是:

1.神經內分泌原因:由於人工流產後機體及其神經內分泌係統均遭受突然發生的改變,尤其是體內一種妊娠特有的激素驟然消失,可使卵巢對垂體分泌發生不正常反應或抑製垂體分泌妊娠特有的激素。輕者可造成卵巢功能紊亂或低下:出現月經不調或月經量減少,閉經;重者導致黃體激素功能不全造成不孕。前蘇聯學者在觀察197位人工流產的婦女中,流產後均表現有較大的性欲改變。開始時患者未感到任何障礙(潛伏期),後來月經失調,很快不孕,接著出現性欲改變,植物性神經係統障礙,內分泌紊亂。這種現象在國內初胎婦女高於經產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