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4)(1 / 3)

據不少婦產科專家反映,近年來我國青年婦女人工流產的人數急劇增加,其中多次人工流產的為數不少。當然,有些是由於有病或畸胎不得不流產,但大多數卻是由於不認真實行計劃生育,或個人生活不檢點,以及對人工流產不在意所致。盡管由於醫學的發達,人工流產不會帶來太大痛苦,但多次人工流產易促發乳腺癌卻是嚴酷的現實。對這一點,年輕女性必須要給以足夠的重視。

妊娠心理保健

孕期怎樣保持好情緒

在我國,人們普遍把懷孕稱作是“有喜”,這個比喻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懷孕意味著妻子就要做媽媽,丈夫就要做爸爸,而爺爺奶奶就要抱孫子了,這當然是值得高興的喜事。其實,從健康保健的角度講,把懷孕看做“喜事”,也是在提醒孕婦:應該保持心情愉快,情緒樂觀,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和影響,即使遇到不痛快的事也不要苦惱成怒,這對孕婦自身的健康,特別是對於腹中胎兒的健康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

為什麼呢?說穿了就是一句話:孕婦的情緒變化,會導致生理功能、身體質量與健康狀況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胎兒的生長和發育,所以,孕婦對此必須有足夠的重視。這方麵的道理不用多說,隻要懂得孕婦情緒不好會給胎兒帶來哪些不利,人們就明白了。

先以孕婦發怒為例:醫學和心理學專家實驗證明,孕婦發怒的時候,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會很快升高,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濃度也會在短時間內增多,這些物質通過血液循環很快遍及全身,而且能夠通過胎盤屏障進入羊膜腔,奇怪的是,這些物質會在胎兒身上直接發生作用,用專家的話說,就是“胎兒可以複製出母親的心理狀態”,日後在性格、情緒上會還原母親的性格和情緒。可見,這樣的結果是很不好的。

此外,或許不少人也知道,血液中的白細胞是健康的“衛士”,人在生病時,白細胞,特別是白細胞中的巨噬細胞便進入“戰鬥”,與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進行搏鬥。而孕婦發怒,恰恰會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這無疑會使體內抵抗疾病的戰鬥力減弱,降低了人體免疫功能。所以,有可能更多地感染疾病。這不光對自身健康不利,也會由於經常生病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後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比正常孩子差一些。由此可以說,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不佳,造成對健康不利的後果是多方麵的。

另外,有的專家經過調查還發現,一些發生齶裂、兔唇等出生缺陷的嬰兒,其母親在懷孕期間往往情緒不好,專家分析認為,懷孕7~10周這段時間,正是胎兒口腔頂和上頜骨形成的時期,而此時孕婦的情緒不穩定,受到一些不良刺激和影響,很可能就是形成出生缺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從國外的一些研究來看,孕婦的情緒好不好同樣對胎兒有直接的影響。美國醫生從一些自願接受調查的孕婦那裏得到的有關資料顯示,性情暴躁、急躁、情緒波動大、容易發怒、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狹窄的孕婦,妊娠早期以及中期發生流產的要比正常孕婦高出3~5倍,而且這些孕婦生的孩子比正常孕婦生的孩子體重明顯輕一些,並且分娩時出現難產情況的也多於心理正常的產婦。

許許多多的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孕婦的情緒如何,既關係到自身的健康,也關係到下一代的生長發育,的確是一個應該認真看待的大事。至於在懷孕期間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方麵很多,比如,家庭要盡可能創造和諧、歡樂的生活氣氛,夫妻之間要多交流,多理解,尤其是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要多從積極的方麵開導孕婦,避免孕婦受到不良刺激。作為孕婦自己,同樣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對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不要過分認真和計較,尤其不應該多疑多慮,盡量減少對家人的誤會誤解,即使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要想辦法讓自己大度一些,應該學會多作一些自我安慰,這樣,情緒就不容易受到影響而不穩定了。要知道,保持健康的情緒,讓自己始終有一種良好的心境,對自己對胎兒都有好處,自然對家庭也就有好處。

為什麼孕婦心理受創易致畸胎

孕婦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常常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國內外資料都表明,夫婦、婆媳關係不好的婦女生有缺陷的孩子的幾率比夫婦、婆媳關係和睦的婦女高將近一倍。過度的精神恐怖也可以造成胎兒大腦畸形。以德國為例,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的7年間,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是1.2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畸形率上升為2.58%;戰後1946~1950年的5年期間,畸形率竟高達6.5%。這一事實充分說明孕婦的情緒與胎兒的大腦發育有密切的關係。

國內某保健站在圍產期保健試點工作中,保健孕婦共230名,其中活產嬰兒227名,活產率98.7%;畸胎3例,畸胎率占總孕婦的1.3%。這三例畸胎有二例是因夫婦關係不和,經常吵架,孕婦心理受到創傷;另一例是婆媳經常吵架,鬧分家,使該孕婦在懷孕期間經常生氣,不思飲食,導致胎兒某器官發育受阻而致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