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精神方麵:此種體質之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因此,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感,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2.環境調攝:此種人適應寒暑變化之能力差,稍微轉涼,即覺冷不可受。因此,在嚴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溫”,而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補陽氣,“無厭於日”。有科學家指出,如果能在夏季進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鍾,可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又因為夏天人體陽氣趨向體表,毛孔、腠裏開疏,陽虛體質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時不要讓電扇直吹;有空調設備的房間,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不要過大,同時避免在樹蔭下、水亭中及過堂風很大的地方久停。若在夏季不注意防寒,隻圖一時之快,容易造成手足麻木不遂或麵癱等中醫所謂的“風痹”病的發生。
3.要加強體育鍛煉:祖國醫學認為“動則生陽”,故陽虛體質之人,要加強體育鍛煉,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強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作日光浴、空氣浴,強壯衛陽。
4.在飲食調養方麵: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最為有效。
5.注意藥物養生:可選用補陽祛寒、溫養脾腎之品。常用藥物有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淫羊霍、仙茅、肉蓯蓉、補骨脂、胡桃、杜仲、續斷、菟絲子等。成方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或全鹿丸。若偏心陽虛者,用桂枝甘草湯肉桂常服,虛甚者可加入參;若偏脾陽虛者,選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孕前宜選擇哪些運動項目
“生命在於運動”,為了優生,孕前一定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得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但孕前的運動必須科學,尤其是要注意方法。
1.多去跳舞:在我國曆史上,曾經把舞蹈活動作為養生、長壽的手段之一。如華佗的“五禽戲”,其中的“戲”就有舞蹈的內容。與華佗同時代的傅毅,在他寫的《舞賦》中,就曾說舞蹈是“娛神遺老,永年之術”。在我國古代一些醫生的療法中,也重視通過音樂、舞蹈,輔助藥物和針刺,以治療情緒憂鬱的病人,收到一定療效。
舞蹈之所以有益於健康,在於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還是一種全身性的肢體運動,而且是在一種愉快情緒支配下的運動,因此能夠起到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作用。有些舞蹈是從民間武術發展而來的,有一定的醫療體育的性質,有些舞蹈則可直接作為治病的手段。這是因為舞蹈的節奏起著調節人體節奏的作用。人體有種種周期書奏,最常見的如心跳、呼吸、胃腸蠕動、細胞分裂、能量代謝等等。正常的生物節奏,都有穩定的周期,各種生物節奏之間構成同步的或協調的關係。人體內的許多周期節律,可以說是自然界的變化在人體內的反映。人體內的各個節律之間以及大自然節律之間必須協調和諧,這是維持人體健康的條件之一,一旦喪失或破壞這種協調關係,就會生病。人體的種種生物節律,需要經常進行調節,使之互相配合,切勿使之紊亂。而音樂的旋律和舞蹈的節奏,就有著調節人體節律的作用。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適度,過分則會得到相反的結果。舞蹈活動也是這樣,如果不講節奏、不顧身體疲勞程度和不分疾病性質的狂舞亂跳,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而且是有害的,這也應該引起注意。
2.常常揉耳,人的耳朵是整個人體的縮影:人如果生了病,在耳朵的相應部位便會出現相應的反應點,這就是耳穴。耳穴約有350個,經常揉耳穴,是一種祛病強身的自我按摩療法。具體方法是:先把手心搓熱,再上下左右把耳朵搓熱,然後用食指或拇指針對病情按壓相應耳穴。如膽囊炎按壓耳上膽俞穴,腰肌勞損按壓腰俞穴,要反複按揉多次,早晚各做一遍。本法簡便易行,無論男女老少,隻要持之以恒,都能受益。
3.散步最好:散步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曆史。它可以防泊多種疾病。如:神經衰弱、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和消化不良症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已成為中國民間健身的格言。而養生家們則更有“百練不如一走”之說。意思在眾多的健身方法中,散步是最好的方式。
散步,就是指不拘形式的從容踱步,閑散和緩地行走,四肢自然而協調的動作,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加之輕鬆自如的情緒可以使人氣血流通,經絡暢達,利關節而養筋骨,暢神誌而益五髒。散步,不但可以健身,而且能夠防病治病,是一種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運動養生方法。特別是其不受年齡、性別、體質及場地的條件限製,隨時隨地皆可行之。所以,曆來為人們所喜愛。中國曆代養生家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總結了不少增進散步效果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