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樓市迎來寡頭時代?(3 / 3)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地方中小房企很難獲得優質地塊,而地域差的地塊必然麵臨去化困難的問題;同時,銀行普遍采用黑白名單製發放開發貸款,很多中小房企早就不能從銀行拿到資金,不得不求助民間高利貸等高成本融資,銷售跟不上,資金就會隨時麵臨斷裂危機。出於資金周轉的需要,出售部分資產相比賣房子要容易而且快很多。

據了解,截至目前,京滬產權交易所待售房企股權達37宗,總權益金額129億元,其中將50%以上控股權出售的房企達29家,將100%股權出售的房企有21家。其中僅4月份新掛牌待售房企股權貨值就高達97億元。這裏麵不乏一些上世紀90年代就成立的國有房企。

盡管近一段時間中央連續出台樓市新政,但正如顧雲昌所認為的那樣:“不能認為政府是在救房地產,沒有能力、品質差、糊弄人的房企,該淘汰就要淘汰”。

可以預見,房企收購、並購、出售資產等動作將更為頻繁,大開發商借機提高行業集中度,中小房企主動退出和尋求被並購,將成為未來幾年的“新常態”。

樓市將迎巨變

那麼,在行業“式微”的當下,正經曆著房地產行業近二十年以來最大一次轉折的房企們,該如何走出陰影,迎接新的地產“白銀”時代?

近日,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老板和最大的住宅地產開發商掌舵人同時出現在北京,宣布一場“萬萬沒有想到的合作。”

萬科集團總裁鬱亮稱,和萬達的合作,有助於充分發揮萬科在住宅領域的專業優勢,能獲得更多的客戶和發展機會;也有助於提升自身的商業地產能力,推動公司更好的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與萬科的戰略合作是一次全新嚐試,對萬達來說,通過與萬科合作,萬達可以集中精力,加快實施輕資產戰略。

他們宣稱,接下來兩家企業將會充分發揮其各自在行業的領先優勢,在雙方有合作意向的房地產項目上開展深度合作。

“一個是住宅地產的老大,一個是商業地產的老大,這兩個大佬萬萬結合的話,一方麵就是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整合,進一步鞏固或者提升市場的占有率。”在深圳市綜合開發院旅遊和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看來,雙方合作的重點不言而喻:“銀行貸款越來越惜貸,房貸越來越困難了,他們通過這樣一個整合拓展一個新的國際融資渠道。在這些房地產大型企業中,他們是介入互聯網最深的兩家,除了投融資的方向以外,輕資產還涉及到互聯網和O2O的平台。希望借助新型的模式,在未來的業界有更加鞏固的產業地位。”

無獨有偶,就在“萬萬”合作起步伊始,中交集團也出手了。

據綠城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中交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中交房地產有限公司以每股11.46港元的價格收購綠城1億股普通股股份,占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627%,交易結束後,中交集團將擁有合計624851793股股份中28.912%的權益。

換言之,自去年底以總價約60.13億港元收購綠城24.288%的股份,與九龍倉並列成為綠城第一大股東的中交集團,近日終於超過九龍倉成功上位,晉升成為綠城惟一的第一大股東。據悉,這次收購將於2015年6月16日或前後完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意味著中交集團在綠城所扮演的角色將更為重要。日前還有消息稱,未來中交集團將整合中房地產、綠城地產、中交地產等板塊,最終組建一家新的房地產集團,而綠城也或將成為中交集團地產板塊整合後的上市平台。如果綠城和中交房地產集團合並整合,勢必誕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

針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坦言,房企抱團進行戰略合作是迫在眉睫的事,無論經營狀況如何,都應該積極主動尋求戰略合作夥伴,這是目前房地產市場最關鍵的一步,甚至比傳統拿地等戰略擴張的意義更大。

樓市必將迎來巨變。事實上,無論是“萬萬”合作,還是中交綠城的整合之路,這些原本就是行業領頭羊的房企深情相擁,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地產寡頭時代的來臨。

(本刊記者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