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所知的喬布斯(一)(1 / 3)

我們所知的喬布斯(一)

商道

對於我們想要製作出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的構想,他表示尊重和支持。他並沒有對我們的工作指手畫腳,也沒有把他的想法強加於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也有過困惑,但喬布斯卻從來沒有質疑或輕視過我們的滿腔激情。這就是最終讓喬布斯、約翰與我聯結在一起的紐帶。

那是1985年年底,我在盧卡斯影業掌管的電腦部門少有人問津,在我看來,我們已經陷入了無人收購的絕境。隻要有人對電腦製圖表現出一丁點兒興趣,我們就會發出歡迎的信號。好不容易找到了“門當戶對”的通用汽車公司,眼看好事將近,卻沒有了下文。大約就是在這個時候,喬布斯的一位律師在一次會議中把我和阿爾維拉到一邊,說我們馬上就要搭上史蒂夫-喬布斯這列過山車了。我本以為他是在開玩笑,誰知竟是真的。這一路真是一段驚險之旅。

整整26年,我與史蒂夫·喬布斯並肩共事。時至今日,有關他的文字已數不勝數,但我覺得,這些文字遠遠不能把我所熟識的這個人全麵勾勒出來。這些逸事大多隻是片麵地關注他異於常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他性格中比較消極和難以相處的一麵,這讓我深感無奈。史蒂夫·喬布斯的傳記清一色將他描述成一個頑固、專橫的人,說他毫不動搖地堅守自己的理想,容不下一點兒妥協或變通,還說他常常會恫嚇或強迫別人按他的方法做事。在大家津津樂道的逸事中,有關喬布斯年輕時的故事或許是真實的,但大家對他整體形象的認知卻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實際上,在我與喬布斯相識的歲月中,他改變了許多。

在我看來,這個年頭,“天才”一詞被大肆濫用。但是,這個詞放在喬布斯身上絕對是名副其實的。然而在初識喬布斯時,他給我留下的是不可一世、傲慢無禮的印象。而他的這一麵,正是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我明白,想要理解喬布斯這種背離常理的奇才並非易事,我懷疑那些重點描寫喬布斯偏激性格的人,或許正是看中了這些爆料的娛樂性。然而,如果讓這些人寫的傳記充斥市場,我們就看不到故事背後的故事了。大家可能不難料想到,在我和喬布斯共事的日子裏,他通過經營兩家蒸蒸日上的成功企業,積累了充足的實踐經驗,但大家或許有所不知,喬布斯同時也越來越懂得把握分寸,他知道何時該對人施壓,何時該適可而止。他變得越來越通隋達理、越來越睿智,也越來越諳熟與人的相處之道,這主要是他在和妻子勞倫的婚姻生活以及與深愛的孩子們的相處中摸索出來的。這一轉變並沒有讓他放棄對創新的追求,反倒讓他越戰越勇。與此同時,他也蛻變為一個更加和善、更有自知之明的領導者。我覺得,皮克斯在喬布斯的成長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喬布斯從來沒有質疑或輕視過我們的滿腔激情”

大家不要忽略,事情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皮克斯剛剛成立,而喬布斯幾乎將所有心血都用在建設NexT上,這家公司是他被迫從蘋果公司離職之後成立的。皮克斯的創始人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做什麼,包括喬布斯本人。在與顧客的交涉中,喬布斯往往表現得過於強勢,這有時能帶來滿意的結果,有時卻適得其反。比如說,他代表NeXT與IBM簽訂了一筆1億美元的合同,將NeXT軟件的使用權授予IBM公司。這筆合同數額巨大,加之喬布斯並沒有將NeXT軟件新版本的使用權包括在內,因此從表麵來看,這次合同是NeXT單方麵的大獲全勝。而實際上,喬布斯做得有點兒過火了,他在事後告訴我,這筆合同引發了許多不快,他也從中汲取了教訓。

在皮克斯建立之初,喬布斯就感覺到這家公司有其特別之處,但他無法具體確定這特別之處到底是什麼,加上公司一路虧損的經營狀況,讓他感到萬般沮喪。他的公司“燒錢”程度走在了時代前沿,他能否堅持等到皮克斯的潛力開花結果的那一天呢?畢竟,他連這家公司到底能否有開花結果的一天也不能確定。什麼樣的人敢為這樣一家公司投資?換作是你,你敢嗎?

許多人都覺得,情感與邏輯所涉及的範疇是截然不同、互不相幹的。喬布斯卻並不這樣認為。從一開始,在製定決策時,他就將激情視為邏輯推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初出茅廬的時候,喬布斯將激情融入邏輯的方式仍顯笨拙,他會發表一些極端或激烈的言論,以期煽動聽者來回應他。但在皮克斯,即便是在我們距離贏利之日遙遙無期的時候,喬布斯咄咄逼人的態度也已經收斂了許多,因為他發現我們在圖像和敘事藝術上要比他瞳得多。對於我們想要製作出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的構想,他表示尊重和支持。他並沒有對我們的工作指手畫腳,也沒有把他的想法強加於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也有過困惑,但喬布斯卻從來沒有質疑或輕視過我們的滿腔激情。這就是最終讓喬布斯、約翰與我聯結在一起的紐帶。這股追求卓越的熱情是如此誠摯,讓我們三人在激烈的爭執與痛苦的掙紮之後,仍能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