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鮮電商:一顆待熟的果實(1 / 3)

生鮮電商:一顆待熟的果實

商道

作者:董軒

無論從超市還是從市場上購買生鮮商品,都經曆了無數中間商的層層“盤剝”,最終才能進入消費者的餐桌。生鮮電商正是瞄準了這個利潤層,幹掉中間商,最終讓利於消費者,這條路充滿荊棘,但也充滿了前景,生鮮電商這顆果實終究會成熟,待您采摘。

尚未成熟的果實,吃起來會很酸。如今的生鮮電商便是這樣一顆果實,“不做生鮮等死,做了生鮮找死”,行業內的這句話通俗地表達了當下生鮮對於電商的尷尬誘惑,然而在這個從來不缺少探路者和敢死隊的領域,征途才剛剛開始,如今的生鮮電商卻已然成為了商業和資本市場熱捧的對象。

萬億規模的市場,不到1%的電商生鮮滲透率,相比之下服裝和3C數碼達到20%的占比,生鮮不難被稱為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這張餅畫得很大,從2005年左右生鮮垂直電商起步,到近兩年生鮮電商的蓬勃發展,這張餅依然沒能吃得下,不過對於如今的生鮮電商來說,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伴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電商本身的發展和成熟,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從上遊到下遊,供需兩旺,也推動著生鮮電商的積極發展。

電商巨頭:生鮮命題背後的農村戰略

5月6日,天貓發布了一條消息稱蘋果新品將在天貓首發,消息瞬間炸開了鍋,微博轉發近萬條,各大新聞門戶的科技頻道也發布了關於蘋果天貓首發產品的大猜想,引得眾人躍躍欲試,而天貓發布的卻是實實在在的進口新西蘭蘋果,一次可謂成功的營銷策略,讓更多人知道了天貓的喵鮮生。除了喵鮮生,淘寶和天貓平台還有多個生鮮頻道:彙吃、挑食和生鮮超市,喵鮮生主打各類生鮮爆款,以進口水果、海鮮和肉類為主,挑食頻道注重小而美,有特色的小眾食品和農產品,生鮮超市則針對日常生活物品。

緊追阿裏的京東也開設了美食頻道,其中也包括了生鮮食品,京東圍繞整個生鮮渠道,多方麵入手,自建物流、社區O2O、網絡營銷,今年上線的京東到家APP,意圖社區O2O模式,近期上線了物流眾包模式,為生鮮物流打通最後一公裏;5月11日京東與四川仁壽縣推出京東枇杷節,枇杷產地的紀錄片在網上流傳;5月12日京東數千萬美元投資生鮮垂直電商天天果園,采取了資本的方式推動自身生鮮電商戰略。

作為電商行業的巨頭,阿裏和京東等擁有著先天的優勢,首先是入口的優勢,這巨大的流量優勢是其他生鮮電商無法企及的;再就是品牌優勢,早以夯實好的良好口碑和購買習慣,而擁有雄厚實力的巨頭在生鮮背後謀劃著更大的戰略。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到了電商對於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支持。去年,阿裏巴巴便提出了千縣萬村計劃,其中淘寶農村計劃是其中的核心,在未來3到5年內投資i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除了瞄準作為網購消費者的農村居民,還要解決農產品難賣的問題,加快農產品進城,與農民和產地進行更深度的合作,如此便能把握住農產品的源頭,為生鮮電商插上翅膀。京東也緊跟阿裏巴巴“下鄉”,其與四川仁壽縣的枇杷節合作便是他首個電商試點的成果,仁壽縣的枇杷通過京東銷往全國。伴隨著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電商對農業和農民的支持無疑有助於國家戰略的實施,電商已位於舉重若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