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建築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3 / 3)

3.2施工現場進行事故抑製的管理。施工現場事故抑製按照時間範圍可分為兩個部分:事故發生時的處理和事故發生後的處理。

3.2.1事故發生時的處理。在施工現場出現事故時,要立刻啟動應急預案,各方麵的管理人員、領導要盡快趕到現場,進行事故的緊急處理。這時候進行的事故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麵的工作:組織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地點,迅速搶救傷員,疏散人員,以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造成人員傷亡無謂增加;保護好施工現場,要求施工現場各物件的位置、顏色、形狀等保持事故結束時的狀態,以備將來的事故調查取證;及時的和公安、消防、衛生防疫和安全監察等政府部門聯係,尋求他們的幫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業負責人及時通報事故的發展動態,借助企業的力量妥善處理事故。

3.2.2事故發生後的處理。事故發生後,要立即組織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筆錄、現場拍照、現場繪圖等手段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然後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據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礎上,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人,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為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編製事故預防措施,在措施中將改善勞動條件、作業環境和提高技術水平放在首位;對廣大施工人員進行現場教育,使他們吸取教訓,遵守操作規程,做好安全防護;對於事故中的傷亡人員要妥善救治,並按照規定對其進行安置。

3.2.3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我們對無視生產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亂、安全生產責任製不落實、現場存在嚴重隱患的企業加大懲戒力度,依法對它們進行處罰,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沒有製定防範措施不放過。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

4完善政府建築安全監管措施

4.1建立安全防護臨時設施費用專款專用製度。必須建立為安全生產提供費用的保障機製,在工程施工招投標時,安全費用不得進入競價,不得壓縮。在施工中,監理、建設等單位及有關建築安全監管部門必須加強監管,做到安全費用及時到位,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4.2建立健全安全監督機構及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由於人員編製少,專業技術人員更少,經費來源得不到保證,建築安全監督工作難以順利開展;施工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機構也不容樂觀,目前除少數一、二級企業設有安全科,配備專職安全員,其他企業及施工現場的安全員基本上都是兼職的,主要是為了被動地應付檢查,不能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這樣導致企業內部安全管理鬆散,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無人抓,安全技術台帳無人理,使安全生產成為“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累贅”。

4.3改進建築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一是采用動態跟蹤抽查與專人定點負責製相結合的方法。在辦理安監手續時,為該工地指定一名安監員,負責對該工地的安全監督交底、平時技術指導及監督現場安全教育與防護措施的實施。對該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護水平的評定,則由站領導帶隊進行動態跟蹤抽查。這種一人定點服務,集體動態打分評定的方法,既解決了工地現場安全員技術水平低下的問題,指導培養了企業、項目部的安全員,又確保了安全檢查的公正公平,廉潔執法。

5結論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麵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生產必須安全,安全是生產的保障,如何倡導安全生產文化,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著重在“管理”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