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兒童學習能力障礙(3 / 3)

(2)診斷標準:①特定的學習技能損害必須達到臨床顯著程度,如學績不良、發育先兆(如語言發育遲緩)、伴隨行為問題(如衝動、注意力集中困難)等。②這種損害必須具有特定性,不能完全用精神發育遲滯或綜合智力的輕度受損解釋。③損害必須是發育性的,即上學最初幾年就已存在,而非受教育過程中才出現。④無任何外在因素可充分說明其學習困難。⑤它不是由於視聽損害所導致。結合上述標準和臨床特征,還須進行有關神經精神檢查和心理測評。必要時亦可進行神經影像學、神經電生理方麵檢測。一般可根據臨床表現特征和心理測評結果大致作出診斷。

4.學習障礙的防治

(1)早期預防早期幹預:預防應從保健開始,做到優生優育,防止煙酒毒等有害物質對胎兒損傷。要特別關注那些具有高危出生史進行診斷,一旦發現兒童有語言或其他表現應及時就診,指導家長改進養育條件和方法。

(2)心理谘詢:在學習障礙的中小學生中,情緒問題和動力不足是主要的原因。學生的厭學情緒往往源於負向的自我觀念和人際關係,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學習壓力又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促使其產生負向情緒,如抑鬱、焦慮、難以悅納他人、自信心受挫等心理問題。開展心理谘詢就是創造一個溫暖、接納的環境,進而達到增進他們對自己、對學業的正向行為態度的目的。通過谘詢,要求家長多關心孩子,努力做到與孩子心理溝通的教育方式,設法調整孩子的情緒。學生與家長的關係得到改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了改進,學生的厭學情緒就會逐步好轉,學習成績也會慢慢提高。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心理問題,隻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谘詢、心理治療,平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就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習成績就會提高。另外,家長改進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十分重要。因此,加強對困難學生的心理谘詢和健康教育,是當前抓好兒童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3)學習潛能開發:讓學習困難兒童接受訓練,開發潛能,學會學習。訓練課程是應用學具,開展係列智能課程,由經專業培訓的教師任主講,以“操作體驗指導思想”,在操作中學習、反思。其所用的器材和內容是係列的,包括自然認知係列、社會認知係列和對活動的反思係列,從3個方麵模擬了兒童對客觀世界和整體的認識,並按照兒童的認識過程和兒童從事任何活動都需要的基本心理過程安排了多種智能活動和遊戲內容,具體包括:①以開發大腦潛能為核心的身心基礎培養學習能力的訓練,著重教學生學會有效接受心理信息和反思。②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即遷移活動訓練中悟出的道理、規律、方法,運用到各自的學習中。3項訓練活動相互聯係、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幫助指導家長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以達到了解學習障礙兒童的主要問題是基本學習能力不足,包括注意力、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和感覺能力,以及多動注意力問題,而通過感統訓練能促進整個神經係統和大腦的活動,有利於兒童手、眼、腦等的動作協調性,發展注意力和反思能力。通過提問的方式,建立視聽旁路彌視知覺的不足,建立鼓勵機製,可以調節兒童的情緒為動力通過綜合調整,視知覺能力、語言能力、社交和感覺運動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高,促進中樞神經係統全麵發展。訓練是教給兒童學會學習,創造一個讓兒童自我學會發展的教育結構。它是立體的,其目標不僅是提高兒童的素質,而且還能提高家長的素質。

(4)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就是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加活動,以豐富孩子的感覺係統發育不規則的小孩,無法很好的受理自己在感覺。在感覺統合治療師的指導、訓練下,同時給予兒童關節、皮膚觸、壓及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將這種動作整合。在整合中促進腦細胞成熟、神經通道還可開拓新的神經專門化通道,促進學習障礙兒童注意力等的發展。通過感覺統合訓練,明顯改善這些兒童的神經心理功能;提高運動協調能力,改善厭學情緒,提高學習成績。中樞神經係統在反應持續進行時對運動的控製能力增強,可以改善大腦對手部精細活動能力的控製,且對於改善精神運動的準確性和速度及腕指靈活性、短時記憶能力均有明顯效果。感覺統合訓練主要通過各種途徑的感覺信號刺激促進兒童的神經心理功能發展,可能是該訓練使受訓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情緒得到改善的內在原因。

(5)改善環境:父母和教師應該給學習困難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於學習困難的兒童,父母本應該對其有更多的照顧,但由於孩子本身學習困難,父母覺得“望子成龍”有可能成為泡影,因而對孩子的情感投資相對減少,而多代之以懲罰、幹涉和拒絕、否認的教養方式。這既影響了親子關係,同時又加劇了孩子學習困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懲罰嚴厲、過分幹涉的教養方式,對學習困難兒童的各種行為會有很大的影響,進而會使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困難,親子關係更糟而父母用情感溫暖的教養方式,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抑製或減少學習困難兒童的問題。因此,學習困難兒童家長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增強情感交流,建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有針對性的學習生活計劃,並在實施過程中給予具體的指導。受升學率的影響,教師普遍喜歡學習成績好、表現好的學生,而學習困難兒童除了學習成績差外,教師對他們的態度比較冷淡,期望值比較低,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於學習困難兒童,教師要改變歧視的觀念、淡薄的情感,改變不適合學習困難兒童的教學方法,以平等、親切、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學習困難兒童,常用鼓勵的方法,而不是指責或冷漠來對待學習困難兒童。總之,兒童出現學習障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兒童學習障礙的預防和矯治應該考慮多因素的綜合幹預和治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