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文科生大學者曾說:“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文科生喜歡和向往那個宋朝是有原因的。
他們不僅僅是喜歡它的政權從沒有殺過文科生,還應該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是個普通人可以通過科舉這種“高考”,讓自己“朝為牧田郎,暮登天子堂”,而不會畢業就失業。
而且還能過上擁妓納妾,聲色歌舞的日子,而不會被罵為腐敗。那時候不用賠錢去舉辦什麼大型活動,也會有“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場麵,那時才真的是“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的一個朝代。
還有,宋朝是少有的從沒有“路有凍死骨”的貧窮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觀絕望。
這個時代充滿著小資式的“西湖歌舞幾時休”的醉生夢死的樂觀、喧囂與繁華,狠毒點說,是一個垮掉的文科生一代。
當然,那時候也出了太多讓高考生不得不背誦的詩詞,這一點著實讓人氣憤不已,沒事兒幹時,那些文科生寫個沒完沒了的,煩人。
其實理工生們也是真心向往那個朝代。
宋子強說:“我也喜歡那個時代------那裏的東西百分之百全都是文物啊,可以賣出大價錢的,讓曆史幫助我們致富吧。”
王德發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所有技術一定是最強大的。”
萬士達說:“保護自己一點問題也沒有,我們誰也不怕,隻要我們不作死就不會死。”
張國安說:“我曾經為評不上高級教師的職稱而煩惱,但是現在,你們要知道,安靜都要和我一起穿越了------”
張國安左手在桌子上輕輕輪指敲擊著,還在打著步步高的節奏。
好吧,五個人中,隻有他告訴了老婆。這個要求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兩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結婚二十年了,兩人卻沒有孩子。十五年前吧,安靜得了嚴重的婦科病,不能生育了。
所以,張國安請大家允許他帶安靜參加,看看有沒有辦法來治療這個問題,大家立刻都同意了。大家都熟識她,一個安靜卻又堅毅的女人。
對於這個大宋,不管它是北宋還是南宋了,五個中年大叔決定采用嵌入式發展模式,要大膽的深入到廣大宋人群眾中去,堅決地走宋人群眾路線……他們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宋代之前,比如盛唐之時,政府是不允許人口自由遷徙的,“軍府之地,戶不可移;關輔之民,貫不可改”。
那時人們平日要出個遠門,需要向戶籍所在地的官方申請一份通行證,稱為“過所”。經過關卡、城門或者向旅店投宿時,都要檢查“過所”,沒有“過所”而擅自出行者,抓起來治罪。
不少武俠小說都是以盛唐為時代背景,但是那些牛逼的大俠們,要是想在盛唐時闖蕩江湖、行俠天下,那是相當麻煩的,首先你得申請到通行證,否則寸步難行。當然,他們也許比官府還厲害。
宋代之後,比如明代初期,朱元璋建立了一個限製流動性的靜態社會:
全國人民按不同職業登記成不同的戶籍,如民戶、匠戶、灶戶、軍戶,這些職業戶一經劃定,不得更改,世代相承。
民戶被要求呆在戶籍所在地,種田納糧,不得遊食四方。整個社會仿佛是凝固的。
商民出趟遠門,也必須申請通行證,叫做“路引”,性質跟唐代的“過所”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