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作者:劉之輝
航天企業作為我國尖端科技研究單位的代表,對國防現代化、國民經濟建設和綜合國力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航天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市場經濟改革大潮風起雲湧,這都給航天研究機構帶來巨大的衝擊。麵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航天形勢,作為傳統國有實體的航天企業卻在人員管理和績效管理等方麵暴露出某些不適應現階段形勢發展的問題,如激勵機製不甚健全、非物質激勵的作用發揮並不明顯等。
一、實施非物質激勵的必要性
經過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和知識管理學家瑪漢 坦姆仆激勵知識型員工的四個因素(個體成長、工作自主、業務成就、金錢財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後發現,航天員工在物質上得到“度”的滿足、物質激勵被員工認可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的非物質激勵手段能夠更好地刺激員工的需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並促進員工的成長和組織的發展。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麵:
1.由航天事業特點決定。航天任務涉及國家和國防現代化建設,航天器發射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聲譽和國際影響力。因此,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航天工作強調奉獻,不能完全靠金錢來衡量工作價值的大小。
2.人員特點決定。航天企業員工具有較高的學曆,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開闊的視野,較強的學習能力。同時,他們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強烈,他們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認為成果的質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證明。可以說,成就本身就是對他們更好的激勵,而金錢和晉升等傳統激勵手段則退居次要地位。因此,非物質激勵對他們來講更能發揮作用。
3.非物質激勵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彌補物質激勵的不足。員工的需要是多方麵的,在不同條件下需求也會不同。出於對人力資本成本和員工對物質“量”的需求的考慮,航天企業有時不能完全滿足員工的需求,此時,物質激勵作用的發揮會打折扣。為了能讓員工依舊安心工作,可以采用一些非物質激勵的手段加以彌補。
因此說,單純的物質激勵不適合航天員工的工作及航天事業的發展,在物質激勵得到基本認可的前提下,實施非物質激勵方法非常必要。
二、如何實施有效的非物質激勵
在航天企業,如何實施有效的非物質激勵,從而發揮員工的潛力和幹勁,獲得較高的工作滿意度和成就感呢?文化激勵、培訓激勵、溝通激勵、競爭激勵必不可少。
1.文化激勵。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組織環境。如果一個單位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那麼內部的小環境就比較和諧,員工的人際關係就比較好。員工身處其中受到感染,能把對企業的發展與自己的成就密切連在一起,從而以良好的心態進行工作。優良的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種內在激勵,它能夠綜合發揮目標激勵、領導行為激勵、競爭激勵等多種激勵手段的作用,從而激發出企業內部各部門和所有員工的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同時也成為企業發展的無窮力量。對於航天企業來說,文化激勵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全體員工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培訓及各種文化實踐活動加強對航天“三大精神”的傳承度,一旦員工對企業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那麼企業文化的激勵度就更具持久性。其次,航天企業的文化激勵還要加強民主氛圍的營造。依靠所務公開和職工提案落實等措施不僅可以讓員工充分享有民主的權利,而且可以讓員工心情舒暢,幹勁倍增,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工作才能,有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最後,航天企業還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緩解職工壓力,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如建立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既保障員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減少職業病帶來的不利影響,又為推行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樹立企業良好形象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