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營銷學的視角解讀政府“擴大消費需求”戰略(3 / 3)

(3)挖掘農村內部潛力。一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進程。創造條件讓農民轉變為市民。目前我國城鎮化率隻有46%,與工業化國家的70%相比還存在很大的距離。我國城鎮人口剛過6億,按照15億的人口高峰、70%的城鎮化水平測算,今後還有4億人口要進城。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直接消費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每增加一個城鎮戶口,其消費需求的增加又可帶動10萬元的投資。因此,推進城鎮化進程有助於擴大消費需求,從而帶動生產和投資的需求。二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民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弱勢群體,但由於這一群體人口數量大,因此他們又是最大的消費人群,其消費潛力巨大。政府應加大幹預力度,增強政策引導和扶持,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規模化,完善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利益分配機製,切實解決和發展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讓農民從市場需求、價格上升、產品增值、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中真正得到實惠。

2.健全社會保障製度,提升居民購買欲望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加大健全社會保障製度體係建設,明確政府投資的職責和範圍,優化政府的投資結構。政府投資應盡快從生產投資轉向民生工程方麵,從壟斷行業的投資轉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經濟建設發展薄弱環節,讓老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充分消除老百姓的後顧之憂,從而釋放其消費欲望,將居民的部分儲蓄由未來消費轉為即期消費。

三、結束語

從營銷的角度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製,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這一戰略,是從世界競爭格局、國內外需求趨勢以及我國基本國情三大方麵出發全盤考慮,合乎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和要求。然而,從需求的三要素看,目前在我國市場上,隻有人口要素是具備而充足的;而由於大多數人口處於低收入水平,因此,居民的購買力表現出明顯不足;同時,由於社會保障體係還不健全,老百姓對未來的消費預期抑製了他們現時的消費欲望,表現為即使有錢也不敢花。人口基數大意味著我國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在於多渠道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提升百姓的購買能力;同時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消除百姓的後顧之憂,以激發他們的消費欲望。隻有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擴大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許經勇.“十二五”規劃建議的新亮點新精神【J】.福建理論學習,2010,11

【2】沈開豔.從強國到富民——十二五規劃亮彩紛呈【J】.檢察風雲,2010,23

【3】童馭.民富:擴大消費需求的前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1,01

【4】於慎澄.“十二五”——多措並舉擴大消費需求【J】.觀察與評析,2011,02

【5】周曉鋒.擴大消費需求的難點與破解對策【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報,2010,03

【6】薑寶華.收入分配問題與擴大消費需求【J】.前沿,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