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作者:張海濱 王蘭蘭
摘要:如何使軍事經濟資源得到合理化配置,怎樣對軍事經濟資源進行合理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軍事經濟效益,已經成為時下軍事經濟資源方麵值得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社會主義經濟 軍事經濟資源 管理
一、軍事經濟資源配置的轉變
1.軍事經濟資源形式的轉變。為了使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相統一,需要把國防和現代化建設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中來,並將其落實到軍事經濟資源配置上,以新的角度將其從內部延伸至全社會,擺脫傳統的保證模式的限製,創建更廣泛的社會保障體係;把人才的培養、物資的儲備等與會主義建設聯係在一起,促使全社會的人力資源為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服務。現代的戰爭是信息化戰爭,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在軍隊編製體製、指揮作戰及技術裝備上進行改革,同時也對後勤進行了改革,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三軍一體化的保證製度。一體化的保證製度改變了後勤資源的分散配置狀態,使後勤資源能夠統一起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觀念的改變。隨著時代的變化,軍隊的任務也在發生著變化。隨著部隊演習及拓展訓練的增多,軍隊的各項工程建設的經費也在逐漸增多,促使軍隊轉變資源配置方式。財經工作由應急準備保障轉到常態化準備保障的機製上來。要想使經費收支達到平衡的狀態,就要把工作的重點落實到經費質量和效益上去,使軍隊的財力分配與資金使用保持平衡。對於財務分配要有科學的態度,把該用的費用應用到實際建設中,使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效益。要按照質量建軍的需求,把具有特色的軍事變革與軍事演習、經濟建設及社會建設聯係在一起,使財力達到均衡的目的,使部隊建設力量十足。
3.人才管理實施新措施。要培養新型的軍事人才,優化人力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軍事經濟的發展需要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轉變戰鬥力模式,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培養新型的軍事人才過程中,要從當前軍事鬥爭實況出發,這裏的“新”表現在軍事含量要求、科技含量要求、思想政治素質要求、身體素質要求等方麵。在培養目標上,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就是要努力造就一大批精通機械化、懂技術、善指揮的複合型指揮人才,有膽識、懂理論、善操作的專家型技術人才。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實現教育資源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集約化培養人才的路子。
二、軍事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管理
1.集中財務管理。集中管理軍隊的財務工作,這是軍委部的統一要求,它不僅是經濟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其不僅可以使各級首長從根本上掌握部隊的建設能力,也可以保證政令、軍令通道暢通無阻。新形勢下,要加強財務集中管理必須做到堅持統一的領導,確保財政可以納入黨委工作日常行程中。要有統一的目標,集中財力為軍事鬥爭以及部隊的建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要有統一的預算,將地方政府專項資金、預算經費、經費外的收入等資產全部納入統籌預算中來,對預算進行合理化配置。要有統一的支付,使賬戶製度得到落實,資金的支付、劃撥及收繳都由財政部門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