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 回憶(2 / 2)

回憶回憶把我帶到了一九零九年的冬天,饒河縣蛤蟆溝屯,家住屯西頭的老薑家迎來了自己第七個孩子,可是家裏上下並沒有喜得貴子的喜樂氣氛,相反老薑兩口子為家裏又添了一口人而犯愁,多一口人就意味著又添了一雙筷子,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而對於現在吃飯已經非常成問題的薑家,這並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

晚上,全家圍在炕桌邊喝著麵糊糊野菜粥的時候,老薑頭說:“咱們家不能再添筷子了,老七來的不是時候啊,今年的收成本來就不好,家裏人已經吃不上飯了,這又多一個人,要不然送人吧。”

老薑媳婦說:“不行,俺不幹,咱家本來男人就少,加上老七才三個,以後家裏農活指望啥啊,還得指望男人。”

“可不幹怎麼辦,家裏哪有糧食養他啊,放在咱們家今天冬天他都過不去,早晚還不是餓死,再說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冷,就是不餓死也得凍死啊,送給別人沒準還能活下來呢。”

“我也知道家裏的養不起這個孩子了,可我就是不舍得啊,這可是我們的骨肉啊,孩他爹你咋就這麼狠心,有沒有別的辦法啊?”老薑媳婦說道。

“辦法倒是有,就是要可憐大閨女和二閨女了。”老薑說道。“什麼辦法啊”

“今天早上我去集上買苞米麵的時候碰到村東頭劉家媳婦大浪子(東北人稱呼比較招搖的女人),他說長山村有一王家,有兩個兒子,家境比較好,不愁吃穿,可是算命的說他兩個兒子都短命,必須提早娶媳婦鎮邪,越早越好,這段時間正托大浪子在咱們村找呢,她問我願不願意把大閨女和二閨女嫁過去做童養媳。”

“俺不幹,那童養媳是好當的啊,天天幹活不說,咱本來就是哪幹活的人,可咱不能受那氣啊,那童養媳婆家說打就打,說罵就罵,咱家閨女哪能受那氣啊”。

“這不幹,那不幹,你說能咋辦?要不就看這全家都被這個老七給拖著餓死啊,我不管你幹不幹,把兩個閨女嫁過去,不光能換些糧食,還能給家裏減輕負擔,再說了閨女到了那邊吃的住的穿的都比咱們家好,有什麼不幹的,明天我就去給大浪子回話,說俺同意。”

老薑媳婦低下了頭,抱著剛剛出生的老七,泣不成聲。

沒過幾日,大閨女和二閨女就嫁到了長山村老王家,做了兩個兄弟的童養媳,老薑家就靠著兩個女兒換來了一百斤苞米麵和兩床被褥艱難的挺過了這個比往年都要寒冷的冬天。剛出生的老七也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可是他還不知道為了養活他,家裏賣掉了自己的兩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