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都是王八惹的禍(1 / 2)

第二章都是王八惹的禍一九二三年夏天,依舊是那個小山村,依舊是窮的幾乎都揭不開鍋的老薑家。家裏幾乎什麼都是老樣子,隻有一樣發生了變化,但這個變化卻是要命的,他家的薑老七已經十四歲了,性格和他爹的老實巴交截然相反,好勇鬥狠,成了村裏有名的惹事王,幾乎天天都有鄉親到他家來告狀,要麼拿彈弓打了人家的窗戶,要麼偷了人家的雞,要麼偷著掰人家的地裏的苞米,反正隻要他能想到的壞事他就敢做,老薑頭這幾年來光給人家賠不是就累彎了腰。可是後來反生的一件事卻徹底改變了薑老七的命運。(因為我的爺爺這個時候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家裏人都叫他老七,那這裏就暫時稱他薑老七吧)

講這個故事之前,我需要簡單的介紹一下蛤蟆溝屯。蛤蟆溝屯位於饒河縣的東北,之所以叫蛤蟆溝是因為這裏有一條烏蘇裏江的支流,其實連支流都算不上就是一條小河溝,隻不過這裏的水不是臭水溝,而是活水,他最後流進烏蘇裏江。正由於有這條小河溝,這裏的土地非常肥沃,特別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尤其是穀類;另外小河溝裏盛產很多的魚、蛤蟆、甲魚(東北話叫王八)等,尤其是甲魚,在整個佳木斯地區都非常有名,我估計那名氣不低於現在的陽澄湖大閘蟹。依靠著蛤蟆溝,村民就形成了兩大生產體係,一種就是靠種地靠天吃飯的人,而另一種就是靠捕魚、販魚吃飯的人。這兩大體係中有兩個傑出代表,一個是屯西頭靠種地為生的康萬生家(就是我老康爺爺家),一個是屯東頭緊靠蛤蟆溝,靠打魚、販魚為生的劉傳喜家(也就是大浪子家)。他們是屯裏最富裕的兩家人,可是這兩家人的為人卻截然不同:康家以前是山東闖關東來的,為人樸實,熱情,鄉親們有什麼難事,他家能幫就幫,每逢過年的時候還給村裏吃不上餃子的人家送去熱騰騰的餃子,所以每提到康家村裏人都會感恩戴德;可是劉家卻是截然不同,他家霸占了蛤蟆溝流域的上遊,而且還用漁網截斷了整個蛤蟆溝,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一網打盡,所有想去下遊的魚那就隻有一條路——鯉魚跳龍門。下遊的漁民也曾多次找過他家理論,可是劉家仗著女婿在縣府警察局工作為所欲為,另外他家裏男丁多,也就是兒子多,還都是惡霸級別的,總是把來理論的漁民暴打一頓,甚至後來放出狠話,“蛤蟆溝姓劉,以後誰再敢在蛤蟆溝裏打魚,就先打斷他的腿,再砸了他的船”,村民都是敢怒不敢言。

就是這一年的夏天,發生了改變我爺爺一生的事情,如果沒有發生這個事情,我的爺爺大概和其他的鄉親們一樣靠天種地的生活一輩子,可能一輩子都很窮,但日子過得會很安心,幸福。這一年的夏天比往年要熱很多,村裏的孩子們和往年一樣三五成群的跑到蛤蟆溝裏遊泳,那時候的遊泳我估計也就是狗刨,大不了水性好的能來個漂浮之類的。這些孩子裏分成兩大陣營,一夥是以薑老七為首的其中包括康家大小子康滿富和閨女康滿月(那時候的老康爺爺還太小,老康爺爺是一九一八年出生的,這年才五歲)和幾個別人家的孩子;另一夥是以劉家的小兒子劉長河為首的屯東頭的幾個孩子。

一天下午,老七、滿富各自忙完了家裏的農活,出了一身的臭汗,兩人不約而同的來到了蛤蟆溝洗澡,就在洗澡的時候滿富發現河邊一張破碎的漁網上掛了一隻王八,並且還是個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