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總是說:算了,他才是個孩子……(1 / 3)

中國有句老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說的就是原則問題。原則是不容商量的事!任何原則問題上的姑息和慫恿,隻會讓孩子偏離人生的正道,滑向無極的邊緣。當孩子犯了原則上的錯誤時,我們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上放縱道去。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隻要有一次我們忽略孩子的原則性錯誤,孩子會認為已得到默許而繼續犯更多的錯誤。明智的做法,應該及時地讓孩子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讓生活告訴孩子深刻的道理。

對孩子也要講究原則

則鬥爭容易,則而活著難。——史蒂文森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堅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原則。他認為空軍1號就是空軍1號,空軍2號就是空軍2號,“隻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

1981年春,當時身為副總統的布什正在一次飛往外地的例行公務旅行的飛機“空軍2號”上。突然布什接到國務卿黑格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出事了,請你盡快返回華盛頓。”幾分鍾後的一封密電中告知總統裏根已中彈,正在華盛頓大學醫院的手術室裏接受緊急搶救,飛機調頭飛向首都華盛頓。

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前45分鍾,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馬西尼中校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馬西尼突然想出了個主意,他說:“如果按常規在安德魯斯降落後,再換乘海軍陸戰隊一架直升飛機,飛抵副總統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

布什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這個計劃,仍按常規行事。

“我們到達時,市區交通正處高峰時期,”馬西尼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擁擠,坐車到白宮要多花10~15分鍾的時間。”

“也許是這樣,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做。”

馬西尼點點頭:“是的,先生。”說著走向艙門。

看到馬西尼中校顯得疑惑不解,布什解釋道:“約翰中校,隻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隻能有一個總統,副總統不是總統。

布什認為:總統與副總統之間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相互尊重,是鹹就一個成功的副總統的最重要的條件。

講求原則是做人做事的一大要素,沒有原則性的人,常常會做出一些越位的事情,讓人根本無法相信他能擔當起重大的社會責任。史蒂文森說過:“為原則鬥爭容易,為原則而活著難。”人們總是在一些關鍵時刻找出種種理由放棄原則性,放棄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在關鍵的時刻是否能夠堅持原則,常常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責任心的重要依據。

美國紐約市一位功成名就的建築師,至今念念不忘父親對他的教育,曾感慨地帶著人們重溫父親當年教育他的一個情景:

11歲那年,全家在新罕布什爾湖中島上的別墅裏度假。那裏四周臨水,景色迷人,是理想的釣魚之處。

鱸魚節開始前的子夜時分,我和父親扛上釣杆,去過一把釣魚癮。鱸魚在我們那兒隻有鱸魚節才允許釣。坐下後,隻見一輪明月,波光粼粼,好一個銀色世界。忽然,我覺得漁竿那一頭沉甸甸地被什麼東西拖著。父親要我沉住氣,他用讚賞的目光注視我緩慢地把釣線拉回來,我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筋疲力盡的魚拖出水麵:這是一條我們從未見過的碩大無比的鱸魚!

父親點燃了火靜,看了看表,10點,離鱸魚節開始還有兩個小時。他再瞧了瞧魚,又瞧了瞧我。“你得把它放回去,孩子!”

“爸爸……!”我不解,繼而放聲大哭。

“這裏還有其他的魚呀!”

“可沒有這條大。”我繼續哭鬧,頇起嘴來。

月光皎潔,湖麵上靜悄悄的,周圍沒有其他人和船。這似乎還有一線希望,我停止哭泣,用懇求的目光注視著爸爸。

父親不再說話,這清楚地表明他的H 是不容違拗的。無奈,我隻得把鉤子從鱸魚的上唇上拿下,慢慢地把它放回黑沉沉的水中,那魚在水中呼哨一聲就消失了。真懊惱,也許我永遠也釣不到這麼大的一條鱸魚了。

那是23年前的往事,如今我是紐約市一位頗有建樹的建築師。是的,這些年來,我確實再也沒有見到過像23年前釣到的那條大鱸魚。那次父親讓我放生的終究不過是一尾魚,而我卻從此學會了自持。那晚,我聽從父親的告誡邁出了光明磊落的第一步。有了這個開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處處嚴於律己。在建築設計上我拒絕取巧弄乖,受到同行的讚譽;甚至親朋好友向我透露股市內情而勝券穩操時,我也婉言謝絕。對工作像對待信仰一般抱有深沉的責任意識,已成為我自己生活的信條和教育孩子的內容。

“放回去,孩子!”那句當時聽來無情的話,如今卻親切地留在我的心坎裏。

在孩子麵前,永遠要堅持原則。中國有句老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原則是不容商量的事!任何原則問題上的姑息和慫恿,隻會讓孩子偏離人生的正道,滑向無極的邊緣。當孩子犯了原則上的錯誤時,我們更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放縱下去。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隻要有一次我們忽略孩子的原則性錯誤,孩子會認為已得到默許而繼續犯更多的錯誤。明智的做法,應該及時地讓孩子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讓生活告訴孩子深刻的道理。

小楊在百貨店玩具櫃台工作時遇到過一件讓人一生都難以忘記的事情。

“對不起,您能聽一下這孩子的話嗎?”

我被一位30多歲的母親叫住,有一位小學一年級左右的男孩子緊張地站在母親身旁。那男孩兒像貝殼一樣閉著嘴,眼睛隻是向下看。

他母親以嚴厲的語氣說:“快點,這位阿姨很忙!”我感到空氣驟然緊張起來,到底是什麼事呢?我一邊猜想著,一邊仔細看著這母子倆。這時我發現那男孩兒手中握著什麼東西,他那雙小手還有點顫抖——那是件當時很受孩子們歡迎的玩具,這種玩具每次進貨都被搶購一空,而且被偷走的數量不亞於銷售量。

“怎麼了,你說點什麼呀!”孩子的母親很生氣,眼眶裏滿溢著淚水,這時男孩兒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地哭了。

我的心髒仿佛被猛戳了一下,我又一次麵向孩子,我想我必須要聽他說句話,我甚至感到這個瞬間可能會左右孩子今後的人生。

這時,他的手不自然地伸開,被揉搓得破爛的包裝中露出了玩具。

“我沒想拿……”他費了很大力氣才說出這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孩子最後泣不鹹聲地說了一句:“對不起。”母親那時的表情難以形容,我感到她好像放心地深歎了一口氣。

然後,他母親幹脆地對我說:“請叫你們的負責人來,我來跟他說。”這時,我第一次懂得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和教育子女的不易,我被她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

“不用了,我收下這玩具錢,這件事就作為我們三個人的秘密吧。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這就夠了。”

我隻道出了心情的一半,眼淚已奪眶而出,那位母親幾次向我鞠躬道歉的身影,我現在也忘不掉,永遠忘不掉。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都感動於這位母親的良苦用心。用霹靂ī,顯菩薩心腸。教育孩子沒有點“狠心”是不行的,對待原則上的錯誤傾向更是如此。一個失卻原則性的人,是一個難以對他人負責的人,同時是一個不能讓人產生信賴感的人。在對待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家長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要給孩子一些曖昧的信號。特別是當孩子犯下一些原則性的錯誤時,絕不能姑息縱容,否則久而久之,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患,到時“蟻潰大堤”,後果不堪設想。

“把握培養關鍵點”

個人失去了原則性,便失去了行事的內在標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談,如果我們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原則性的人,也就失去了內心中一個是非善惡的衡量標準,和良心、道德的準則。這樣的孩子,注定不可能成為大器之材,或擔當什麼重大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讓孩子當一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