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點滴
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誰也不可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生活一輩子,每個人都需要和身邊的人有或多或少的交流。傾聽他人的故事,參與他人的人生。生活就是一張網,在你與他人的人生接點上,總會發生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事情。即使接下來你與他們分道揚鑣,他們生活的痕跡卻清清楚楚地留在你的記憶裏。每當回溯往事,他們的形象就像照片的底板一樣,在黑暗中慢慢顯露。
不要漠視他人,你與他們生活在同一張網中。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如果他人曾經有一小段時間出現在你的生命裏,那麼他們前世一定為此非常努力過,才換來今生轉山轉水轉佛塔,與你相見一刹那。所以,那些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請珍惜他們。他們或許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未講完的話,才留到今生,不辭勞苦地講給你聽。不管用眼淚也好,用微笑也好,用憤怒也好,用悵然也好,他們用最合適的方式教會你長大。
不要漠視他人,你與他們難得今生再次見麵。
習慣故事
有一個喜歡“多管閑事”的小女孩,她就是住在北京城南小胡同裏的林英子。
在她住的這條胡同的最前頭一家,是一座專門接收來京考試學生的“惠安公館”。小英子經常看到一個紮著細細長長的麻花辮的女人——秀貞,不過爸爸媽媽一直告誡小英子不要接近她,他們說秀貞是一個瘋子。可是,在小英子的眼中,秀貞就像鄰居家的任何一個大姐姐一樣,她還會站在公館前麵對著小英子笑呢!小英子對這個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女人充滿好奇。於是,她走進了惠安公館。秀貞搗碎指甲草上的紅花給小英子染紅指甲,小英子看著秀貞照顧胖嘟嘟的蠶,聽著秀貞給她講自己的故事。原來,六年前的一個冬天,一個名叫思康的窮苦大學生來北京讀書,住在惠安公館,秀貞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後來,他們戀愛了。秀貞懷了思康的孩子,在桂花飄香的時候生下了小桂子。隻是,被家中急電招回去的思康卻再也沒能回到惠安公館。秀貞的家人狠狠心把小桂子丟在了齊化門那邊,深受雙重打擊的秀貞自此便精神失常了。盡管如此,每當提起小桂子的時候,秀貞的臉上仍然洋溢著幸福,她一直猜測著小桂子的高矮,為她裁剪四季衣服。或許是秀貞身上的母性拉近了秀貞和小英子的距離,小英子並不害怕這個“瘋子”,還答應幫她尋找小桂子的下落。
小英子某次去油鹽店,認識了妞兒,她住在胡同往南的井窩子旁。她是被現在教她唱戲的爸爸媽媽抱養的,爸爸經常拿著鞭子抽她,媽媽腳有點兒跛,靠給人家縫補衣服賺錢,妞兒決定尋找她的親生父母。有一天,劈劈啪啪下著大雨,妞兒被大雨困在了小英子家中。小英子受了涼,燒得厲害,在妞兒的脖子後麵,她發現了秀貞曾經提到自己女兒身上才有的青記,她認定妞兒就是小桂子。這天,她拉著妞兒一直走到秀貞房裏,還偷偷地取出媽媽的金手鐲送給她們當盤纏。
後來,小英子家搬到了新簾子胡同。在她新家的斜對麵有一塊空地,長滿了草。有一次,英子跑到空草地裏替別人揀球,她在草叢裏左找右找,走到近牆角那兒的時候,發現一個反扣著的銅盤子,下麵是一條疊得整整齊齊的帶穗子的桌毯和一件很講究的綢衣服。幾天過去了,小英子仍然掛念著這個銅盤子。於是她再次走進那塊空草地。但是當她撥開那叢草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一個人!那個人很耐心地和小英子講話,他請小英子別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他還想給小英子講他弟弟的故事。幾天之後,小英子又在空草地上發現了他。他告訴小英子,他娘因為他不爭氣已經哭瞎了眼,可是他的弟弟是個有誌氣的好學生,他想賺錢供弟弟遠赴重洋去念書。他和小英子還訂了約會——一起去看海。暑假來了,小英子拿著剛取的作業題目走進新簾子胡同,卻突然發現那個給她講故事的人、那個和她約好要一起去看海的人竟然是偷別人東西的賊,而他之所以被捉住,竟然是因為小英子撿到的一個小金佛把秘密泄露給了便衣警察。小英子慢慢地躲進門裏,心裏想著要寫一個“我們看海去”的故事。
革命鬧得越來越厲害了,小英子總是能看到一車又一車要送去槍斃的大學生。看著這些背了手不說話的人,英子總是想起她的同鄉叔叔德先。在小英子眼裏,德先經常去她家蹭吃蹭喝,還總是要惹得爸爸抱怨媽媽的廚藝。一次,施家的蘭姨娘躲到小英子家,英子的爸爸對她出乎尋常的好,他給蘭姨娘買衣服料子,還陪著蘭姨娘坐在炕頭抽煙。誰知,蘭姨娘卻向英子打聽德先叔的事情,英子便當起了蘭姨娘和德先叔的傳聲筒。七月十五晚上,他們三人一起去逛花燈,德先叔還把易普生的《傀儡之家》送給蘭姨娘。過了幾天,三人一起看電影,一起去三貝子花園照哈哈鏡。再後來,蘭姨娘剪掉了油光鋥亮的麻花髻,變成了女大學生的打扮,德先叔和蘭姨娘就這麼一起離開了小英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