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看著爸爸嚴肅的眼睛,點了點頭。
案例分析:
孩子做出可能威脅到自己生命的事情,父母當然要大聲堅定地說“不”。當情況危急的時候,父母是可以聲色俱厲的,否則不足以震懾那些自認膽大包天的頑皮孩子。這時溫柔的言語溫和的態度起不到作用。父母這時要充分體現出自己的威嚴,用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喝止不知輕重的孩子,不然的話,後果會不堪設想。
3.索求無度的人
琳琳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也很疼愛她,因此她擁有很多的玩具。父母認為孩子多玩玩具對智力的開發是很有好處的,因此,當琳琳說要某一樣玩具的時候父母總是盡量地滿足她。嚐試玩各種不同類型的玩具對孩子來說當然並不是一件壞事情,然而當玩具太多的時候,琳琳常常是一件還沒有真正地學會玩就已經產生了厭倦感。這時她就會把舊玩具丟到一邊,要求父母給她買新的玩具。
開始父母以為她是真的對新型的玩具感興趣,但是不久以後父母發現,她隻是單純地對“新”玩具感興趣而已。她喜歡新的東西,因為新的東西看起來顏色鮮豔而漂亮。因此哪怕是重複的,她已經擁有的玩具,琳琳也會一再地要求父母給她買。
父母很快發現不可以再助長女兒的要求,他們擔心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她會變成一個索求無度的人。於是在一次逛街的時候,當琳琳再次要求買一個她已經有了的小汽車的時候,爸爸媽媽拒絕了琳琳的要求。
琳琳開始不大相信爸爸媽媽是真的不給她買,因為她的要求從來沒有被拒絕過。然而當爸爸認真地對她說不行的時候,她從爸爸的語氣和表情裏發現了爸爸的堅決態度。她再望向媽媽,當她發現媽媽也是和爸爸同樣態度以後,她雖然很不高興地在玩具櫃台前鬧了一陣,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她想要的那個汽車,乖乖地跟在爸爸媽媽的身後離開了。
案例分析:
對於孩子總是“貪得無厭”地提要求,父母隻能有一種處理的態度,那就是堅決說不,而且態度一定要認真堅決。要求總是得到滿足的孩子在突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是不會將父母輕描淡寫的“不行”放在心上的。當他們表現出過激的態度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的堅定語氣把否定他的決心傳遞給孩子。孩子當時即使會大鬧一場,但在感覺到父母的堅決以後,最終也會悻悻作罷。
4.不要“投鼠忌器”
童童的媽媽帶她到離家不遠的地方散步。路上童童看到一個賣鐵板魷魚的攤子前人特別多,生意很火爆。聞到鐵板魷魚的香味,童童嚷著要吃。但是這種食物的味道非常辛辣,並不適合小孩子吃。媽媽拒絕了童童的要求,童童就不高興起來,嚷著要自己去買。媽媽不理她,她就不聽媽媽的話在街上亂走起來。
媽媽不動聲色地跟在她身後。童童先是快快地朝離家相反的方向走,然後漸漸速度慢了下來,她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找媽媽。媽媽雖然跟在離她很近的地方,不過悄悄躲在旁邊看著她,沒有被她找到。童童站在原地想了想,又掉轉身往家走了。媽媽驚奇地發現她竟然認識回家的路。因為童童家附近都是小區,車輛很少,而且回家的路並不需要過馬路,一直都是人行道,所以媽媽也就放心地悄悄跟在她身後。直到童童走到自己家樓下,媽媽才趕上來。
童童看到媽媽來了,忍不住放聲大哭:“媽媽,你怎麼才來呀!”
媽媽說:“原來童童還是很能幹的啊,可以自己找到回家的路。”
童童這時還有一點僥幸心理:“媽媽,那我可以吃鐵板魷魚嗎?”
媽媽看著童童的眼睛,溫柔又堅定地說:“還是不可以。這種食物太辣了,不適合小孩子吃。”
童童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案例分析:
生活中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反抗父母的例子不在少數。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小脾氣而向他們妥協,一樣要堅決對孩子說“不”。童童的媽媽采取的方法很好。雖然孩子耍性子在街上亂走,但媽媽並不急著把孩子拉回來,而是由她發泄,並跟在孩子身後照顧她的人身安全。當孩子發泄完了,抱著僥幸心理看母親是否妥協的時候,母親仍然給予她肯定的回絕。這時孩子就會徹底打消了非要做出不恰當行為的念頭。
5.延遲滿足讓孩子學會珍惜
天天家的家庭狀況雖然很好,不過天天的爸爸媽媽從不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就拿星期六這天來說吧,爸爸帶天天去肯德基。小孩子對這一類的食物本來就特別感興趣,再加上有服務員扮小熊跳舞的節目,天天就吃得更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