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我不再愉怕任何困難——逆境心理學(4)(2 / 3)

(6)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可怕的、恐怖的,我必須隨時提心吊膽。

(7)躲避責任比麵對責任更容易。

(8)我獨立完成不了的工作(或者是學業),必須找一個比較能幹的人來幫助我完成。

(9)過去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到我的現在,過去了的災難將來還會發生。

(10)我應該為別人的痛苦而痛苦,為別人的不幸而操心。

(11)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完美的解決方法,如果不能找到,我就一無是處。

校正偏執的心理偏執是發生在許多孩子身上的一種人際交往的障礙。具有偏執性格的人有兩個特點:一是自負,自我評價過高,常常固執己見,獨斷專行,對人苛刻,喜歡挑他人的“刺”,而且習慣於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他人,並抱怨不絕,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二是多疑,過分敏感,總以為別人跟自己過不去,時常帶著“警惕”的眼睛準備發現“可疑的痕跡”,甚至把別人善意的規勸和幫助看成是故意在與自己做對。由於偏執性格具有這兩個特點,這種性格的人人際關係很緊張,很不受周圍人的歡迎。

據統計,偏執型人格障礙多發於青春期,約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男女皆有,以女性為多。偏執性格的一個突出表現是思想偏激、亂發脾氣、愛鑽牛角尖。這種表現在遭遇嚴重挫折或不順心的逆境中愈發加重,甚至有些人發展成偏執型精神病。

偏執型性格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看上去挺強大,其實他們是一群真正的弱者。原因很簡單,因為偏執者內心的精神世界對外界充滿了深度的恐懼,所以才會拒絕接受他人的觀點,他們所謂的強大是不堪一擊的。他們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是錯的。他們總是以某種權威自居,蔑視別人的觀點,甚至蔑視對方整個人,所以,大多數偏執者的人際關係非常不理想。

事實證明,偏執心理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一旦形成,要想矯正比較困難,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因此,我們應該及時地調節心理,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和身邊的事情,以校正偏執心理並有效地地阻止其發生。

(1)用反推法來論證並推翻自己的想象一般來說,偏執的人都容易將某種偶然看成必然,將他人的無意之舉看成故意行為,並且將這種故意無限放大,把事情的發展方向往壞的方麵去想。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相反的方向進行反推,從而論證自己的想象。例如,老師在審閱試卷時,錯判了一道題。偏執型心理的人會認為老師是故意和自己過不去,那麼我們可以從老師故意錯判來推,推出老師這樣做的目的,然後就會發現老師根本就沒有任何目的要這樣做,那麼,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想象是不成立的,這樣也就不會再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錯誤想象了。

(2)多替他人著想偏執的人往往表現為隻注重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會去考慮他人會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心境,又在什麼樣的處境下才做出那樣的舉動。還以上麵提到老師在審閱試卷時錯判一道題為例,如果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為老師想一想,當時批閱了那麼多試卷,有可能是在深夜工作,甚至可能連晚飯都顧不上吃。這樣一想,就會覺得老師辛苦了一天難免會出現點小差錯,這是很正常的,並非故意要與自己做對。

(3)多去幫助他人偏執的人常常對現實很不滿,經常被一種不安全的痛苦情緒支配,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就會時時責難他人,覺得他人一無是處。所以,有這種性格傾向的人應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和朋友,這樣就會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幸福感,培養自己對他人、對周圍世界寬容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