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了挫折感。為了解除內心不安,就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心理防衛功能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然而沉溺其間對心理對生活卻有明顯的副作用。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總是尋找理由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開脫,這就活得太窩囊,可悲可歎了。
成長加油站130:提高你的逆商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著名學者、白宮知名商業顧問保羅·史托茲教授最早提出了“順境需要EQ(情商),逆境需AQ(逆境智商,簡稱逆商)”,逆商就是指人們麵對逆境和挫折時產生的不同反應以及由此帶來的應對逆境的智力和能力。
逆商理論將所有人分為三種:攀登者、露營者和懦夫。攀登者指那些願意迎接挑戰、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擁有較高逆商的人。通常指企業家、銷售人員以及高風險行業的從業者。史托茲教授說:“無論做什麼,無論他們是誰,無論工作的對象是誰,攀登者永遠都拒絕做‘不重要的人’”。也就是說,攀登者總希望被人們重視、做有意義的事情。
而露營者則願意停留在他們認為舒適的領域裏麵,哪怕薪水再高,也不願意走出他們的舒適範圍,這類人占了80%。
懦夫指那些不願承擔風險,遇到挑戰就撒腿逃跑的人。他們總盼著有人來教他們、幫助他們。
無論是露營者還是懦夫都可以經過訓練和自身的努力而成為攀登者。為此,逆商理論提供了一些建議:
(1)集中精力、增強自信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施展才華,爭取將錯誤和退步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化。
(2)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意誌力,強化做事情的驅動力以及“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的這種彈性。在遇到困難與挑戰的時候應表現得堅強有力,愈挫愈勇,使得自己在壓力下更加成功。
(3)加強與他人的溝通合作,學習和了解別人是怎樣克服困難、接受挑戰的。
高逆商者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對成功表現出狂熱的興趣。遭遇逆境時,自然就能夠經受苦難奮勇向前;而低逆商者對事物則不感興趣,缺乏生活激情,極容易知難而退。我們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無論自己做什麼都盡早要培養感知逆境發生的能力。當逆境發生時,盡快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挑戰,發揮自身優勢,挑戰自身劣勢。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在紐約市一所中學任教的保羅博士曾給他的學生上過一堂難忘的課。這個班多數學生為過去的成績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響下階段的學習。
一天,保羅在實驗室裏講課,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上,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白這瓶牛奶和所學的課程有什麼關係,隻是靜靜地坐著,望著老師。保羅突然站起來,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時大喊了一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後,保羅叫學生們圍到水槽前仔細觀看,告誡他們:“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流光了,不論你怎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你們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預防,那瓶牛奶還可以保住,可是現在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牛奶已經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如何抱怨,也不能救回一滴了。我們接下來能做到的就是,吸取這次的教訓,去做好下一件事情。
遭遇挫折和失敗,一時的傷心是難免的,但要學會堅強地麵對一切困難,盡快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真正活得有價值。
要讓自己避免陷入對以往不幸的無休止的傷心,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
(1)學會慶幸人要善於看到事情幸運的一麵,而將不夠幸運的一麵忽略不計,這種思維能幫助我們經曆不幸也能找到快樂。正如俄國作家契訶夫曾說過的:“手指紮了一根刺,你應該高興地喊一聲:‘啊,幸虧不是紮在眼睛裏!’”
有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中失盜,被偷去了很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回了一封信給他的朋友,表示感謝,並說:“我現在很平安,也很快樂:因為第一,小偷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小偷偷去的隻是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當小偷的是他,而不是我。”
(2)防止負麵思想惡性膨脹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婦因為不小心打破了一個雞蛋。她想,如果這個雞蛋沒有打破該有多好呀,雞蛋可以孵出小雞,小雞若是母雞,長大以後又可以下蛋,蛋又可以孵出小雞……如此下去,就可以發展成一個養雞場。所以,打破了一個雞蛋,就等於毀滅了一個養雞場,損失多慘呀。這樣想了以後,這個農婦感到痛不欲生,最後竟然服毒自殺了。這個農婦的悲劇源於負麵思想的惡性膨脹,她把想象的結果當做現實的東西,結果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
成長加油站131:讓自己免受愧疚的困擾(1)告訴自己:過去的事情一般來說是無法改變的,愧疚再重也不可能改變過去,不能使你成為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