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我不再愉怕任何困難——逆境心理學(2)(2 / 3)

(2)嚴格區分愧疚與吸取教訓的區別。認真地吸取教訓是完全必要的,愧疚再深也隻是情緒的波動,而吸取教訓則能夠升華為理性的認識。

(3)將自己愧疚的時間、原因、因誰而產生等情況記錄下來。這樣,能夠使你對自己愧疚的心理狀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4)要清楚,當你愧疚不已的時候,實際上是借著愧疚來逃避現實中的某個問題,明白了這一點,對你消除愧疚,麵對現實是有益的。

(5)你可以接受自己選擇的而別人不讚成的事。別人的稱讚雖然可喜但不一定必要,一旦你不再需要他人的稱讚,那麼對於得不到稱讚的行為就不會產生愧疚。

(6)重新考慮你的處事原則,下決心按照自己的原則去生活,而不是按照別人的規矩辦事。

(7)判斷你行為的真正後果,看一看你做的事對你有無幫助。

(8)不要讓他人利用你的負疚心理,包括你的老師、同學、朋友。

告訴他們,你完全可以擺脫他們對你的影響。

(9)勇敢地為所做過的一切承擔應負的責任,並努力從中學到富有價值的經驗。

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心理活動製約著人的其他活動,甚至能影響人的生命。

《一片綠葉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病人住在醫院裏,他的病床靠近窗邊,他天天看著窗外的一棵樹。秋天,樹葉枯黃了,一片一片地落下來了,他心裏想:“等樹葉全部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剩下最後一片樹葉卻怎麼也沒有落下來。他想:“我還有一線生的希望,這片樹葉告訴我,我沒有結束。”從此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心情開朗了,人也有信心了,最後竟然奇跡般地康複了。等到康複出院後才知道,這片樹葉是畫的,不是真的。他的朋友為了點燃他生的希望,設計了這麼一個方法挽救了他的生命。

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獲得了新生。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困難,甚至是厄運,但隻要能積極地暗示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會有頑強的生命力。

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時甚至會創造奇跡。例如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如果持續保持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告訴自己,通過努力一定可以達到目標,這種積極的心態,會克服考試帶來的焦慮和緊張。

有一位博士這樣講述他當年考研時的故事:“本科的時候,我的外語是俄語,成績一向不錯。可當我決定考研的時候,卻發現我所報考的專業要求的是英語成績,要知道,在英語方麵,我完全是一片空白!”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反而決心接受這個挑戰。“那個時候,我經常激勵自己:我的英語是零基礎,相當於一個嬰兒,但我掌握的是成人的學習方法,隻要我學到一點,我就能多考一分。”抱著這樣輕鬆的心態,他從頭學起了英語。兩年後,他如願考取了研究生。

其實,他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積極的心態,或者說是內心對一個好的結果的希望,這就是“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

經常采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困難和恐懼,快樂學習、生活。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遭遇很多次的挫折和失意,積極的自我暗示能使自己產生勇氣,產生自信,並且獲得想要的結果。

動作也可進行自我積極暗示,如考試緊張時,做個祈禱或別的動作,使自己達到一種特別的心理流暢狀態。還可以用優勢比較法,去想象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將自己的失控情緒逐步轉化為平心靜氣。

成長加油站132:每天都要對自己說的話(1)“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會關注生活中積極的事情。”

(2)“擔心一件事情並不能改變這件事情,這隻會浪費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3)“擔心自己無法控製的事情是毫無意義的。”

(4)“我越擔心,感覺就越差,因此,我會馬上停止擔心的。”

(5)“無論發生什麼,我知道我能夠處理好它的。”

(6)“我最好在吃飯之前完成這項任務,但沒有完成也不會是世界末日的。”

(三)習得性無助:任何時候都不要絕望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不管經受多少挫折,都不要絕望,在逆境中要永遠懷有希望。

小狗和大象的遭遇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實驗對象是一隻饑餓的小狗,實驗地點是安裝有兩塊木板的實驗室。第一天,木板被設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骨頭,按B板會被電擊。小狗很偶然地按動了A板,結果得到了一個肉骨頭;又很偶然地按動了B板,結果被電擊了一下。多次嚐試之後,小狗終於知道了隻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二天,A和B兩塊按板的功能被調換了。小狗剛開始當然是不斷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得到了電擊,它於是嚐試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骨頭,多次嚐試之後,它終於懂得了隻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