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性命。”農夫說:“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
就在這時,農夫的兒子從家裏走出來。紳士問:“這是你的兒子嗎?”“是的。”農夫驕傲地回答道。
紳士說:“我們來個協議,讓我帶走他,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個孩子像他父親一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令你驕傲的人。”
農夫答應了。在紳士的幫助下,農夫的小孩從聖瑪麗亞醫學院畢業,並成為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曆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1944年,他受封騎士爵位,並獲得諾貝爾獎。
數年後,紳士的兒子染上肺炎,是盤尼西林救活了他的命。那紳士是誰?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的兒子是誰?英國政治家丘吉爾爵士。
弗萊明和丘吉爾都收獲了善意的回報,因為他們播種了善的種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這是亙古不滅的定律。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確信,付出便會有收獲。
成長加油站118:人的三個弱點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每個人通常有三個弱點:
(1)極易忘卻別人為我們所做的事。每忘一件,我們的良心就缺失一點。全忘了,良心就沒了。
(2)極易記住別人對不起我們的事。這些負麵事情的記憶使我們由愛變成恨、心變成冰。
(3)極易以怨報恩。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滿肚子怨恨,何談報恩。
向優秀的人學習因果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在任何一個領域裏種下同樣的因,他終究會得到和別人同樣的果。因此,如果我們發現某人在某一方麵非常成功,便去模仿他做同樣的事情,我們也會得到相同的結果。這並不是奇跡,不是要靠好運,也不是“天時地利”所決定的,隻不過是施行了因果定律而已。種了就會有收獲,哪怕我們當初並沒有期望獲得收成。
在學習上,如果我們想要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就要留心其他成績優異的學生學習的好方法,並且學著去做。如果自己能夠做得和他們一樣好,最後也能得到同樣好的結果,成為“因果定律”的受益者。相反,如果隻是一心向往別人的成就,卻不去執行他們成功的原因,你就走到了因果定律的反麵,自然也就無法得到那些成績優秀者同樣的結果。
人都有模仿的天性,所以,要想讓自己更優秀,我們要和優秀的人交朋友,以便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優秀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同時,要避免過多接觸那些沒有教養的人,讓自己遠離這些壞榜樣,避免自己學壞。
芳芳上小學時成績很好,每次在全校都能排在前三名,各方麵的表現也都很出色。可讓父母和老師都想不到的是,她到了初二就“急轉直上”:談話內容變了,都是些吃、穿以及時尚的東西;衣著打扮變了,每天描眉畫眼,成熟妖媚的樣子;電話頻繁,還經常約一幫同學來家裏或到外麵玩。後來甚至發展到逃課去娛樂場所坐台,酗酒、吸毒,直到進了看守所後,才後悔莫及。
芳芳的墮落和她的交友有關。她的同桌麗麗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和社會上一幫遊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芳芳經常和麗麗在一起玩,不知不覺就被她帶壞了。
有這樣一句諺語:“雄鷹在雞窩裏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野狼在羊群裏成長,也會喪失狼的野性。”如果你想聰明,那你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才會變的聰明。如果你想優秀,那你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會出類拔萃。
除了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外,我們還可以向電視、戲劇、文學作品中的領袖和英雄人物學習。當我們腦子裏經常浮現出這些榜樣的形象時,會從內心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們像榜樣那樣行動,能有力地促進優良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成長加油站119: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嚴謹精致的服裝和彬彬有禮的言辭,隻是紳士的表象,最具紳士風格的表現,還是自然而然的教養。
(1)有教養的人從不打斷別人的講話,他首先要聽完別人的發言,然後再去反駁或者補充對方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急躁和慌亂不僅不能加速解決事情的進程,反而會引起思維紊亂和別人的反感,從而延誤問題的徹底解決。
(2)有教養的人尊重對方的觀點,即使他不同意,也從不喊叫什麼“瞎說”、“廢話”、“胡說八道”,而是陳述、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3)有教養的人遵守諾言,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也從不食言。對他來說,自己說出來的話,就是應當遵守的法規。
(4)有教養的人,在任何情況下,對婦女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婦女,總要表示關心和照顧。
(5)有教養的人,在別人痛苦或遇到不幸的事情時絕對不會袖手旁觀,而是盡自己的努力盡可能給予他人幫助。如果是很親近的人,他就要全力以赴為對方做需要的一切,如果是同事、熟人或鄰居,他也會表示同情,打電話問候,或者抽時間前去看望。
隻有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才可能是文明的和富有的人。
選擇決定命運因果定律告訴我們,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收獲什麼樣的結果。就像農民想要收獲什麼樣的果實,就必須播種下什麼樣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