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我要贏,也不怕輸——競爭心理學(2)(3 / 3)

雖是神話,但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孔雀心態”要不得!

成長加油站115:三顯三不顯以下幾條原則可以培養你適時顯露自己又不遭妒的能力:

(1)大事顯、小事不顯:小事顯則屬小聰明,大事顯則屬大智慧。

(2)平時不顯,關鍵時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才不會成為眾矢之的,才能在關鍵時作為一匹“黑馬”殺出。

(3)在決定自己命運的人麵前顯,競爭夥伴麵前不顯:如在關鍵的領導那裏,在麵試時,在關鍵性考試時顯,不顯不足以引起注意、吸引眼球和脫穎而出;而在競爭對手那裏顯無異於給自己增加阻力。

別讓嫉妒傷害自己有些人在看到別人擁有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者獲得超過自己的成績時,就失去了內心的平衡,由此產生對對方的嫉恨、不滿,這就是一種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在用扭曲自我來求得暫時的心理平衡。

一個人一旦有了嫉妒的念頭,跌進了“嫉妒”的深淵,他的整個思想和行為就會被嫉妒所控製,失去理智,甚至會被自己的嫉妒心活活折磨死,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想到《三國演義》裏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周瑜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智,從而千方百計要置諸葛亮於死地,最後卻仰天長歎一聲:“既生瑜,何生亮?”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他自己先行去了。

人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心,往往出於這幾方麵的原因:一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評價,隻看到自己的短處,沒有看到自己的長處,沒有發現自己比別人優秀的地方;二是因為好勝心太強,在各個方麵都想取勝,事事都想占上風;三是因為心胸比較狹窄,缺乏修養,沒有包容他人之心。

可是,這種嫉妒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但不能使自己超越對方,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一些孩子容不得別的孩子比自己優秀,看到別人有比自己優秀的地方就心存嫉妒。要知道,嫉妒的結果,受害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對方。

有這樣一則寓言:

在蔚藍的天空下,有兩隻老鷹在飛翔,其中一隻羽毛非常豐滿,飛得高,飛得遠;而另一隻則羽毛稀疏,飛得低,飛得近。這隻老鷹非常嫉妒飛得高的那隻老鷹。

有一天,一個獵人經過,這隻飛得低的老鷹非常高興,它請求獵人把那隻飛得高的老鷹射下來。獵人對它說:“我需要幾根羽毛綁在箭上,才有準頭。”老鷹聽了,想都沒想就從自己的翅膀上扯下幾根最長的羽毛給了獵人。獵人把箭射出去了,但是那隻老鷹實在是飛得太高了,因此沒有射中。老鷹不甘心,它又扯下幾根羽毛給了獵人,但獵人這次還是沒有射中。

就這樣,這隻老鷹連續扯下自己的羽毛給獵人,獵人卻始終沒有射下那隻飛得高的老鷹。結果,這隻飛得低的老鷹把自己翅膀上的羽毛全部扯光了,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反倒成了獵人的獵物。

從上麵的這則寓言,我們可以看出嫉妒的危害有多大。

在嫉妒者的眼裏,一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事情,如他人亮麗的外表,華麗的服飾,過人的才華等,都是引發嫉妒的導火索,使其產生莫名的恨意。由於嫉妒者的眼睛隻盯在別人身上,他也就無形中被別人的行為控製了。嫉妒者的行為表明,他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行動和狀態上,這樣,他的生活中永遠沒有快樂。

而且,如果一個人的嫉妒情緒沒有得到控製,發展到極端,往往還會采取散布謠言、告密等間接性的做法來損害對方。有些時候,極端的嫉妒心理還會促使你做出暴力行為,像傷、殺人等等。這種攻擊性的行為輕則受到別人的譴責,使自己名譽掃地,重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有人說嫉妒是人之常情。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對其他人產生過嫉妒的念頭。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嫉妒的危害,不能任由嫉妒的幽靈困擾我們的心靈。當發現自己心生嫉妒時,就必須要及時控製,避免讓嫉妒的邪火燒傷自己和他人:

(1)認清自己每個青少年都是爭強好勝的,這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但事事在人前,樣樣不服輸,卻是不可能的。人有所長就一定會有所短。想通這一點,就會驅走嫉妒的困擾。

(2)胸懷寬廣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人人都要有能容下別人的度量。應該走出自我狹隘的小圈子,為他人的進步而感到高興,並為能有如此出色的朋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種寬廣的胸懷能為你贏得友誼,對於將來的成功也十分重要。

(3)化嫉妒為動力愛默生說:“凡是受過教育的人最終都會相信,嫉妒是一種無知的表現。”我們很難讓自己不嫉妒,但聰明的人會積極地麵對嫉妒,將這種情緒轉化為努力的動力。他會努力去擁有與嫉妒對象一樣的能力,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去取得比嫉妒對象更優秀的成績。這種積極的策略,不僅可以提高素質,還能夠將嫉妒變為正麵因素。

成長加油站116:測試:你是一個容易嫉妒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