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蝴蝶能引起一場龍卷風1960年,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在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在計算機上將一組簡化模型用來模擬天氣的演變。他原本希望利用計算機的精確運算來提高預測天氣的準確性。但是,事與願違,他發現自己模擬的新氣象模型遠遠偏離了先前的打印數據。開始,他以為自己的計算機出了故障,經過反複查找,他發現並不是計算機運行的故障,而是他輸入計算機的初始化數字的問題。在原先的程序中,他用了小數點後麵6位數字:0.506127。在第二次運行時,他將數字進位到了0.506。他覺得萬分之一的微小差別不會產生什麼真正的影響。但是結果發現自己錯了,計算機中輸入的資料要是萬分之一的不同,其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洛倫茲被這個現象迷住了,從此一頭紮進深入的研究。十年以後,洛倫茲研究出一個著名的科學理論——蝴蝶效應。
1972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學會上,洛倫茲發表了一個偉大的演說:《不可預測性:一隻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能否在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
一隻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以後,可能會在美國的得州引起一場威力巨大的龍卷風。為什麼會這樣呢?洛倫茲解釋道:蝴蝶翅膀的反複運動,導致其周邊空氣係統發生微妙的變化,從而產生一股微弱的氣流。而這股微弱的氣流,又會引起四周空氣相應的變化,繼續誘發一係列連鎖反應,導致天氣係統更大的變化,以此類推,最終產生出一場威力無比的龍卷風。洛倫茲的這個研究發現引起科學界的轟動。從此,“蝴蝶效應”理論不脛而走,令洛倫茲聲名遠揚。“蝴蝶效應”的本質是: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一場巨大的變化。“蝴蝶效應”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生活中每個人、每件事、每個微小變化對全局的作用。因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以某種方式對全局產生微妙的影響,並且,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知道,也無法把握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更可怕的是,在特定的環境裏,這些力量所造成的影響還會無限度地被放大,直至對全局起到毀滅性的作用。
成長加油站100:擺脫不良情緒如果一旦傳染上惡劣情緒怎麼辦?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南迪·拉森提出7種行之有效的解脫辦法:
(1)設法消除產生惡劣情緒的因素。
(2)對事態加以重新估計,不要隻看到壞的一麵,也要看到好的一麵。
(3)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在其他方麵取得的成就。
(4)不妨自我酬勞一番,如去餐館美餐一頓或去逛商店。
(5)考慮一下今後如何避免發生類似的問題。
(6)想一想還有處境更差的人。
(7)把自己目前的處境同過去比較一下,盡量找出勝過以前的地方。
總之,要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麵,不要讓自己被不良情緒所困擾。
努力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因事小而不為”是很多人的通病!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注不注重細節沒關係,隻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還有些人則認為,小的時候馬虎點沒關係,“樹大自然直”,長大後自然就懂得要注重細節了。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一方麵,人的細節精神需要從小培養,否則就會形成壞習慣,一旦形成壞習慣,再想改變困難了;另一方麵,越是注重細節,越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歡迎,也能給自己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可見,注重細節是從孩提時代就要養成的好習慣。
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他之所以能在20多名候選宇航員中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竟然是一個小細節。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隻有加加林一人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這一舉動使加加林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羅廖夫說,他感到這位青年如此懂得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他更偏愛於加加林。
脫鞋雖然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個小細節,但這個細節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嚴謹和敬業精神。加加林因為這個細節,為他的成功加上了重重的砝碼。細節導致成功,是一種看似偶然的必然性。
注重細節,是很多成功者的共同特點。
有一個女孩到外企應聘,招聘主管看過她的簡曆後,婉言拒絕了她。女孩拿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準備站起來離開,突然覺得手被紮了一下,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女孩見桌子上有一塊鎮紙石,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幾分鍾後,招聘主管派人將這個女孩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一些不經意中表現出來的“小節”往往更能反映一個人深層次的素質。女孩被聘用的原因就是在一件很細小的、看似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體現出了對別人的體貼和關心,這樣有愛心和責任心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受到歡迎和尊重的。“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成其高。”了解細節的精髓,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就能收獲更大的成就。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細節精神呢?